清華美院賈京生:借平臺創造更多優秀非遺文化課題

清華大學教授-賈京生(來源:本站)賈京生:原來我是柒牌做了一個民間手工蠟染的機理的研究,接着又報了第二個就是廣西南丹白褲粘膏染的研究,這兩個研究當然相隔大概有5年時間吧,結題了,而且還獲得了優秀,這是柒牌搭建了這麼一個平臺。然後對於這個方面的研究,我可以說是進入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接着又報了一個新的項目,也就是說我在課題的研究當中又擴展出,又發現了新的課題。今年剛報的課題就是中國少數民族楓香工藝的比較研究。因爲我發現什麼?在研究南丹的時候,在研究蠟染的時候發現還有另外一種工藝,就是利用楓樹楓脂來做防染劑,而且用這個做防染劑跟蠟染有一些微微的差別,但是工藝上完全不同。然後,圖案的文化符號也完全不同,所以我就覺得這個課題也是目前來說沒人研究,所以我就報了這麼一個課題。這個課題涉及到大概有三四個民族,比如說瑤族、苗族、布依族,涉及的地區大概也有三四個地區,比如說貴州的洄水、貴州的麻江、廣西的融水。所以它們之間雖然用同樣一種工藝,一種材料,但是它的整個的工藝文化完全不同。所以說,我就報了這麼一個課題。

清華大學教授-賈京生(來源:本站)

那麼這個課題首先就是說柒牌這個企業給我們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研究非遺的平臺。所以,我這個等於說是第三次報的項目,然後也獲得了批准,我想把這個項目做得比以前更好。所以,這個課題我覺得應該出來的成果的話,可以說是目前來說還沒人在做比較研究。現在要說起這個楓香染工藝的話,大多數都不太清楚,更多的知道是渣工藝和蠟染工藝。你要說楓香染,人家問這是什麼,那就說明這個方面的東西有待於我們去挖掘,有待於我們來研究。所以說柒牌企業和我們清華大學藝術科學研究中心,聯手來做非遺基金的保護項目和傳承人研究,我覺得意義還是非常巨大的。

因爲現在世界變成了一個信息化世界,也就是全球化這個趨勢全世界形成了一個趨勢。那麼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就容易使文化單一化、單元化。也就是說受這個西方的影響,中國的傳統文化慢慢的淡出舞臺,所以爲了保存文化的多樣性,爲了傳承中國傳統農耕社會的一些我們的民間的智慧和創造,所以說有必要現在去挖掘這些民間的這個智慧。比如說民間的印染、民間的刺繡、民間的織造這背後都藏着民間的智慧、民間的藝術還有民間的文化,把這個工藝傳承下來了,也就保留了工藝,無形當中保留了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多元性會給社會,給生活帶來一種豐富多彩,單一的世界是很乏味的。所以說,現在全世界爲什麼注重非遺,中國爲什麼注重非遺,道理也在這兒。要說到這兒,我覺得柒牌和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我覺得還是具有前瞻性。當非遺進校園還沒舉行的時候,比如說現在文化部教育部全國做非遺的培訓項目,當這個項目還沒做的時候,我們柒牌早在2008年就開始做了。所以,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爲,我們這個舉動,具有前瞻性。因爲保留文化的多樣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保留了民族文化的根,民族文化的魂。因爲沒有根,沒有魂的文化或者是經濟再發達,它沒有個性。所以說,老外到中國來看什麼,老外到中國來就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它有吸引力,跟他們不一樣。如果到中國來看的跟西方文化一樣,他覺得沒什麼可看的,這個是對老外來說。

對中國來說的話,傳統工藝文化當中有很多的智慧,很多的藝術,很多的樣式,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把這個東西給它提煉出來,用在我們當今的社會,所以說這個工藝文化我們去挖掘它,同時在工藝文化的背後,要挖掘,要保留那種工匠的精神。那種執着的精神,那種很沉穩的做研究,做事業的精神,而不是那種信息化時代那種浮躁,那種快餐文化,沒有根,沒有魂的東西。所以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覺得對當今來說,缺乏的其實就是這個。說白了現在國家提倡的是四個自信,其中一個自信就是文化自信。比如說制度自信、道路自信、體制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比其它幾個更重要。如果你文化不自信的,就是會否定自己的文化,不傳承自己的文化,甚至於把自己的文化當做垃圾,當做包袱,一水的就全是西方文化,這樣的結果,其實不要戰爭,文化就把中國人打敗了。所以,現在強調文化自信,所以我們要挖掘文化的東西,挖掘文化的智慧,挖掘文化背後的藝術。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傳統,我們民族的文化以個性的魅力呈現給世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的話,我覺得方方面面對當今都有一種很高的價值,很久遠的意義,我覺得這一方面是不可輕估的。所以,現在是非遺熱

當然非遺熱的背後也應該考慮到如何對待非遺,熱是一個好現象,因爲大家都關注它,關愛它。那麼非遺熱的同時,邊邊角角的窮山僻壤的地方,非遺其實是快瀕臨滅絕的冷的狀態。就是一熱一冷形成了極大的反差,那麼對於這個非遺熱我們要冷靜的思考,就是說我們如何保護它,如何傳承它,而不傷害它。因爲現在非遺什麼人關注它,比如說學校關注、商業關注、企業關注等等等等,政府關注,但是如果不懂非遺去關注它,關心它,很有可能會傷害它,所以說對於非遺一定要什麼,要科學的、理性的、專家級的這樣來關注它,來研究它,甚至於來讓它活化。因爲我現在發現有這種現象,因爲不懂非遺,不知道怎麼來保護它,怎麼傳承它,一定要專業、科學、合理。所以,在這方面,我覺得柒牌和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做的這個項目,做了這麼多年,當然我也是從這兒這麼過來的,很多人的評價,甚至於說我們的這個科研項目的結題也好,開題也好,包括中期檢查也好,超過國家的課題。國家級的社科基金課題它的嚴格程度,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還不像柒牌這麼嚴格。還得答辯,請大腕專家來一塊來把關,來最後通過課題,我覺得在這方面的話,從方方面面,我覺得對當今的社會,對當今的文化,包括對我們當今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這個價值。

2009年開始之前,我每年暑假帶着學生去採風,到西南地區,到西北地區。可以說大概也有十多年了,甚至於20年了,帶學生去採風。採風呢,當然了,就是看一些當地的少數民族民間文化,民間的建築、民間的刺繡、民間的什麼服裝等等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在以前不認識它,不覺得它很有價值,慢慢的被它的價值魅力所吸引,就覺得它這個東西很有藝術性,很有文化性。這樣慢慢的每年帶學生下去,每年採風,這樣就覺得好像這個東西非得要研究,就覺得這很有意思,很有趣味,很有文化,很有研究的空間。所以,當柒牌企業和清華大學聯手做這件事的時候,我一聽說,我說我一定要報。報了以後,很快也就被批下來了。

批下來以後,我覺得咱們的柒牌是兩年一個結項,當時我認爲我的課題很小,民間手工蠟染技藝的研究,一說蠟染不就一塊布嗎?不就拿蠟畫畫,這個工藝很簡單,到後來涉及到這個課題以後,就發現不簡單,因爲涉及的面太寬了,這裡面涉及到什麼?西南這個地域很寬廣,貴州、廣西、雲南、四川、海南都有蠟染。這個地域非常大,你要研究的話,這個民間蠟染你必須涉及到地域問題。第二個涉及到很多民族,大概有這麼七八個民族都有這麼個東西,一個民族有很多的支系,所以說這個課題拿來以後,兩年完不成,最後我延了一年,申請延了一年。延了一年,也是感覺還是時間比較緊張。但是你要知道有一個前提,我這三年,三年做了一個柒牌的課題,我前面七年做鋪墊。我在柒牌之前我有一個國家精品課程的核心課程叫蠟染藝術設計教程

我寫的這本教程的時候用了七年時間,那麼,我在七年當中涉及到的國際上,國外的蠟染、國內的蠟染已經做了積澱了。在這個做了積澱的基礎上又做這個柒牌這個項目的話,我又做了三年。所以說,我覺得柒牌我得了一個結題是獲優秀,我覺得也是應該。因爲什麼呢?因爲我其實柒牌結題的時候其實是十年,因爲前面做了七年的鋪墊,就這樣,我覺得可挖掘的空間還很大。但是柒牌給的時間段就是兩年,所以說,我建議好多要報柒牌的一定課題要小,大了可能時間上把控不了或者是研究不透。

我們的柒牌本身在企業,在行業當中是領軍的一個企業,男裝的領軍品牌。另外清華大學在學術這一塊,也是領軍的一個學校。這兩者強強聯合,我覺得非遺的研究,感覺是個小的東西,但是已經放大了很多倍,這是一個。另外一個,從我個人經歷來說,我覺得柒牌這個平臺搭建,我覺得對學校,對非遺,對我們國家的文化傳承和發揚或者是弘揚,對建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心都是不可估量的貢獻。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說,由小到大,那麼今後具體來說的話,我覺得也是它的潛力也是非常大。這個平臺,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剛纔講了,我前面做的精品課七年,我柒牌做的這個是三年,加起來是十年。十年我這個課題完了以後,我接着就報國家課題。我如果沒有這十年的積累,國家課題可能拿不下來,我很容易拿下來國家課題。

這個我覺得是什麼?就是這個緣分,這個平臺給我創造了機會。另外一個就是除了拿了國家課題之後,我又拿了一個北京市的市科重點的課題,那個課題就是中國的白褲瑤粘膏染工藝文化研究,重點課題。這是第二個課題,就是由柒牌延展出來的,我們從研究的角度來說,從學術的角度來說。第三個延展是什麼呢?第三個延展,我這本著作獲得了第七屆的人文社科的兩年、三年評一次,獲得了一個藝術學著作三等獎,這個是很難拿到的。這個結果的背後,這個結果的過程是什麼?是柒牌和清華大學給的。所以說,從我現身說法來說,這個價值意義馬上就看出來了。所以說,這個柒牌搭建雖然說是一個企業和一個學校,但是輻射的面是全國。全國的藝術院校,全國的各行各業,同樣也涉及到什麼?這些參與者的話,通過這個柒牌這個課題大的平臺,它可以延展出無數個研究課題。

當然,你如果不延展是你的事,如果你要延展,在這個平臺上做得很深入,很高,做得很好的話,那很快就可以延展出很多的亮點出來。所以,在這方面我覺得柒牌做了一個很大的貢獻。柒牌和清華大學,我覺得這個做的,很有前瞻性。因爲,大家現在知道,現在文化部、教育部做的那個叫非遺進校園,計劃5年要培訓十萬人,培訓非遺傳承人。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柒牌和清華大學就已經開始關注這個,這個前瞻性就體現出來了,對文化的關注,對非遺的關注,對中國的這些民間智慧的關注。儘管我們柒牌是走的是市場路線,但是對文化的關注,文化的投入,我覺得在國內來說,據我目前所知好像沒有第二家。所以,在這一點的話,柒牌這個企業做得非常好,不光關注市場,關注人們的日常生活的美,還關注中國傳統的文化,傳統的工藝,我覺得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