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風/家人親友應多包容體諒放「假」的人

文/邱風

媒體報導臺灣無薪假人數暴增,面板業今年直接「從春天入秋天」,華映率先宣佈將執行十四個月的無薪假。11月無薪假逾5千人創3年來新高。

這應是很嚴重、很嚴峻的事。不知政府有什麼因應之道?無薪跟無心是很有關係的。無心做事、無心生活、過日無心、讀書無心,做事官員無心盡忠職守爲民服務:這樣會有很多亂子很多後遺症,政府官員得小心。當然家人親友應多包容、體諒放「假」的人。

放無薪假讓人才無用武之地、失去施展身手賺錢餬口的機會。臺灣還有與此相關的一個現象、一個情況,那就是,人才外流。人才外流其實也可看做是另一種無薪假。不給該給應給的新薪水、優厚的待遇,人才們只好外流,另尋生路活路另闢生存之道。政府官員或一些輿論好像把人才外流看做是災難災禍;其實不盡然是,說不定還是轉危爲安、轉敗爲勝呢。

媒體報導,科技業人才外移嚴重,臺灣外移人口中專業人才佔比高達61.1%,人才外移嚴重度居世界第一,工商界人士對此頗爲憂心。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日前表示,45%所得稅率高階人才出走。把人才出走歸咎於政府課稅太重。改善之道是政府要降稅

面對國際搶人大戰,臺北市電腦公會呼籲政府應重新鼓勵員工分紅,除緩課稅,更應該檢討實價稅制度,給予免稅額,如此才能幫助企業留才甚至吸引人才來臺。Oxford Economics(英國經濟研究機構牛津經濟公司)和多家跨國企業研究「Global Talent2021」預估,臺灣到2021年時,因人才外流,加上吸引不到國際人才,恐將成爲全球最缺乏人才國家。

這樣看來,人才外流,臺灣缺纔將是很嚴重的問題。臺灣會落入無才無財的境地。無才無財會讓臺灣經濟、民生陷入黑暗絕境。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民衆無財如何生活過日?然而工商界的看法、所提出的解決之道能解決問題嗎?恐怕很難。政府降稅稅收減少,茲事體大,會造成很多後遺症。而且降稅增稅需高度智慧,要有聰明睿智。證交稅證所稅聽股民叫喊,爲選舉爲少數人而搖擺不定。這樣怎能搞定稅制,健全穩定稅收?而要老闆們員工分紅、分紅員工更是談何容易?困難重重大不易。

當然,如在位者大官大老闆想通適當課稅,不殺雞取卵,體會施比受更好,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的道理,那麼留住人才,禽鳥擇木、人才擇主,知道好老闆在那裡,人才就爭相歸往了。樂與餌過客止,這就是吸引人才之道,老子一、二千年前早就提出,早就警告

不過,要有其他的思維,人才外流可讓大官、老闆們反省、更張。應與下共享同利同樂。而且男兒志在四方,地球村的今天尤當如此。臺灣人走遍地球村,人才外流,服務外流有何不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能在他鄉異鄉服務、生存,蓋男子漢大丈夫也。他日衣錦榮歸或告老回鄉豈不榮哉壯哉?但不要忘了,首先人才必須確實是人才,否則流到那裡都一樣不好過,一樣是廢材廢柴

●作者邱風,新店,退休高中教師關心臺灣社會人羣,也關心世界地球太空,不過能做的有限。所以有時就舞文弄墨、滑鼠鍵盤,聊當關心。此文爲讀者投稿。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