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風/隋煬帝愛開運河觀光 柯市長愛闢自行車道

柯文哲抵達鵝鑾鼻,完成520km長征

文/邱風市長挑戰雙塔缺席北市228紀念會王世堅議員很不滿,認爲柯不配當市長。柯市長去騎單車挑戰雙塔,缺席追思紀念,有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呢?

新聞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底以單車完成「一日北高」後,接下來要挑戰「一日雙塔」。另一則新聞,補丁爛路奪命,男摔車被輾斃。臺北市一名要去電子公司上班的替代役男騎車經過延平北路,疑似因爲道路坑洞洞,讓他摔車滑倒,卡車來不及反應,當場輾破他的頭,父母親趕到現場悲痛欲絕。

這兩則新聞簡單說就是,單車安全幸運,機車危險倒楣,或市長安全、市民危險。這位研究所畢業的年輕人,騎機車疑因爲路面有窟隆,高低不平,結果摔倒,後面緊跟着的卡車剎車不及,把他輾死了。大家會覺得這位碩士,死得太冤枉,太慘了。媒體報導年老的父母親,都靠這個兒子賺錢奉養他們,而且說他很孝順,知道了這個惡耗,都傷心哭泣得沒辦法站立。這件事故應該可以給市政府一個很大的警訊與警惕。一個路面不平,一個坑洞一個窟隆,瞬間就摧毀了一個生命,如日東昇的年輕生命。報導說,家屬或許可以申請國賠。可是賠得再多也比不上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一個孝順父母的年輕人。讓人特別有感觸的是,市政府很善待單車族卻似乎沒有好好對待機車族。機車只有兩個輪子,跟汽車是不一樣的,兩個輪子只要路面不平或路面溼滑滑溜的話,很容易就摔倒,而且也很容易被碰撞撞倒,直接撞到騎士肉身,不像汽車還有一個金屬外殼保護着車裡面的人,也就是俗話說的人包鐵鐵包人的不同。所以對機車騎士來說,路面很平坦很平順是很重要的,有坑洞或者有障礙物都會對他們構成很大的危險。

臺北市不管是誰當市長,都經常進行道路的施工、挖掘,也造成了很多的坑坑洞洞,以及交通阻塞。那麼市政府應該特別警惕,特別檢討,不要再有這種坑洞、不平瞬間就坑人,殺掉一個生命,毀滅一個年輕人,這種悲慘的事。

市政府花費很多的錢,在開闢自行車專用道,讓騎自行車的人有安全的道路。騎自行車的人或許比較安全了,可是有沒有同樣善待機車騎士呢?市政府的做法,在善待機車騎士方面,應該特別加強。騎自行車的,多少有運動、健身、玩樂意味,而騎機車的大半都是忙忙急急謀生、工作、打拼的;那爲什麼對待自行車騎士那麼好,而對機車騎士又那麼疏忽呢?

▲柯文哲愛騎自行車,開闢「三橫三縱」自行車網。

►►►掌握最新觀點,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爲了自行車的悠遊,在臺北市要闢出那麼多的專用車道,對機車騎士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臺北市的交通量那麼大,竟然允許許多自行車專用道的存在,這是很特別的現象。自行車專用道,是供騎自行車的人使用,主要不是交通的意義,而是健身、玩樂、旅遊,這讓人想起隋陽帝開鑿運河

當然運河對交通是有幫助的,但是對隋陽帝來說,運河對他來說是觀光遊覽,滿足遊樂的慾望。爲了開鑿運河,隋陽帝徵調了很多人民服勞役開運河,造成很多生離死別,家破人亡。媒體報導,228市長要騎自行車到那裡到那裡,作一種健身的活動,也報導了他騎用的自行車多麼特別,裝備多麼好,花了多少錢、準備了多少補給品要補充市長體力。我們希望對市長的騎自行車的安全、顧慮、注意,以及給騎自行車的人提供的方便、安全,也能夠擴大,推及到騎機車的人、普及到機車族。李商隱詩集中寫隋煬帝而以“隋宮爲題的詩歌有好幾首,錄其中一首供參考: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柯市長當然不是隋煬帝。可是他那麼愛騎自行車,愛犧牲其他車輛的用路、獨厚自行車道,是不是有點煬帝的影子?

●作者邱風,退休教師,本文爲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