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雷軍:配合中國市場需求 4G手機已清倉全力轉5G

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凌紀偉)新基建被列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振了行業信心。新基建是數字社會發展基石,其中5G、人工智能、雲服務等小米均有涉足。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採訪中表示,面對疫情衝擊,加強新基建是加大投資、拉動經濟的很好舉措,而且通過加強新基建,能夠進一步提高中國高科技整體競爭力

根據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範圍的界定,5G屬於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社會發展的基石。5G如何獲得更好發展?雷軍認爲,除了更快地部署5G網絡以外,還要專門拿出足夠的費用用於支持5G的場景應用。“現階段如果沒有足夠的應用場景來拉動的話,我覺得5G的普及速度可能不夠快。”雷軍說,應該把5G的應用場景創新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加快5G應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出“拓展5G應用”。小米具有很強的移動聯網基因,雷軍也多次談到5G帶來的應用超乎想象。他列舉了三個典型應用,一是4K、8K超高清視頻會議將因5G快速普及,二是5G的高帶寬、低時延將推動雲遊戲快速發展,三是5G加速自動駕駛到來。他同時也表示,“到底哪些應用會成爲殺手級應用,還需要時間檢驗”。

年初到現在,小米已發佈了5款5G手機。雷軍表示,去年年底,小米基本上已經清倉了4G手機,全力轉5G。

疫情衝擊經濟社會發展,也對小米的5G戰略推進造成不利影響。“我們的倉庫是空的,5G手機又上不來”,雷軍說,這是疫情給小米制造的最大麻煩,因此在復工復產的時候,小米下了巨大決心補貼工廠2.5億元,以巨大代價拉動產能。“受疫情的影響,5G的推廣速度的確放慢了,但是我們這個策略沒有改變,還會繼續推5G手機。”雷軍對推動5G手機向前發展充滿信心。

2019年初,小米確定“手機+AIoT”的雙引擎驅動持續推動這一戰略,雷軍認爲要做好三件事。第一就是夯實基礎,練內功,突破核心技術。第二,一定要守住中國市場。第三,全力全球化。尤其談到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支持力度,雷軍說,“我們一定要大力擴張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這也是爲什麼去年年底任命盧偉冰擔任中國區總裁,然後全力推動中國業務,包括全力推5G手機,都是爲了配合中國市場的需求。”

在即將到來的5G+AIoT的萬物智能互聯的時代,小米也希望能夠爲我國災害預警系統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作爲全國人大代表,雷軍今年的一個建議就是加快運用智能手機電視等智能終端,建設我國災害預警等公共服務體系。“以往的疫情通知都是通過電視臺,今天完全可以通過手機和智能電視直接抵達每一個人。”他認爲,依託5G時代,智能手機、電視等終端以及其背後的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建設一套可靠的全國性災害預警體系,具有極其豐富的應用前景

除了5G,小米也在對6G做預研。雷軍高度關注衛星互聯網的發展進程,以及如何與智能手機協同。“光有基站、光有衛星不夠,你還得有終端支持,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會有大量的預研,但是我們自己不會直接涉足商業航天。”雷軍說。

今年兩會,雷軍提出的《關於提高創新能力大力發展商業航天產業的建議》引來航天領域專家的讚賞。雷軍建議,將衛星互聯網作爲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納入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衛星互聯網相關商業航天企業是國家航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