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擾動變颱風? 吳德榮:英模擬路徑在臺東側相差1千公里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前中央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表示,熱帶擾動目前在關島附近蘊釀,英國氣象局(UKMO)23次模擬最東與最西的路徑,在臺灣東側相差超過1000公里,「颱風發展嗎?會侵臺嗎?再觀察吧。」

▲吳德榮說,目前只要持續注意熱帶擾動發展,未來路徑不需那麼早就開始擔心。(圖/翻攝「泄天機教室」氣象專欄

氣象局指出,今天(26日)各地依舊是多雲到晴、高溫炎熱的天氣預計高溫仍有32至35度,特別是大臺北臺東西南風沉降效應影響,有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

氣象局說,受西南風影響,中南部沿海地帶清晨到上午間易零星短暫陣雨,而各地山區及中部以北、宜花近山區的平地午後也有局部雷陣雨;西南風偏強,臺中以北、東南部(含綠島蘭嶼)及馬祖沿海空曠地區及其鄰近海域,容易有8至9級強陣風風浪也較大。

氣象局表示,週三(28日)至週日(7月2日)太平洋高壓將逐漸減弱,午後降雨範圍也將逐漸擴大,各地都有機會出現午後雷陣雨;由於風向將轉爲東南到偏南風熱對流雲系從山區發展後,易順着風向往西半部擴展,因此西半部平地出現午後雷雨的機率偏高;另外,迎風面的東南部則不定時會有局部短暫陣雨出現。

吳德榮在「泄天機教室」氣象專欄說,熱帶擾動目前在關島附近蘊釀,結構仍很差,還需要一段時間發展,其未來可能的路徑,大部分國家最新的模式,皆因目前擾動太弱而無模擬結果

吳德榮表示,只有少數對臺風做特別處理的國家,例如英國氣象局23次的模擬結果,最東與最西的路徑在臺灣東側相差超過1000公里,「不確定性」也是很大,目前只要持續注意它的發展,未來路徑不需那麼早就開始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