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全身「沒好皮」 原來是「尿毒搔癢症」在作怪!

▲入冬全身「沒好皮」!原來是腎臟病引起的「尿毒搔癢症」在作怪。(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67歲的孫先生洗腎多年,每到冬天皮膚就又幹又癢,剛開始是背部搔癢,最後漫延到腹部頭部手臂,甚至全身,孫先生難耐奇癢,常不自覺搔抓,弄得皮膚無一處完好,就醫確診「尿毒搔癢症」,經服用口服抗癲癇藥劑與口服醫藥活性碳4個月後,終於可以看見健康的皮膚。

臺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表示,腎臟病友體內往往因爲尿毒素及鈣缺乏、磷過高的情形,刺激中樞神經或副甲狀腺,引發皮膚癢症狀;再者,腎臟病友多數是中老年人年長者的皮膚本來就較乾燥且角質化明顯,皮脂腺會隨年紀增長而漸漸萎縮,汗腺分泌代謝也不佳,而產生電解質異常,刺激皮膚造成慢性發炎搔癢。

▲尿毒搔癢症經常出現在背部、腹部、頭部與四肢

根據美國透析品質資料平臺資料顯示,透析病患引發「尿毒搔癢症」的機率爲10%到30%,而到腎臟病末期時,則有高達50%到90%的腎友會有皮膚搔癢的困擾。

郭克林提到,腎臟病友皮膚搔癢的範圍多在背部、腹部、頭部和四肢,有時甚至遍佈全身,通常在冬天及夜晚更嚴重,再者,也會因搔抓而導致次發性皮膚病變,如脫皮苔癬化或結節性疹等症狀。

▲臺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

每當腎臟病友罹患「尿毒搔癢症」前來就醫時,郭克林都會給他們幾點建議,針對初發或症狀輕微患者,他都會請患者定時擦拭保溼潤膚膏或乳液,讓皮膚保持溼潤;若因血液中磷過高或甲狀腺亢進而造成的皮膚搔癢,則可靠藥物控制或切除副甲狀腺。

若是透析患者若因透析量不足而引發搔癢,則可增加透析劑量,若持續搔癢,建議同時口服抗癲癇或醫藥及活性碳藥物,來吸附腸道蛋白尿毒素治療。另外,含有免疫抑制劑的止癢藥膏,與到皮膚科紫外線(UVB)照射等,也可改善腎友的皮膚搔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