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文、商展?臺中女孩嫁到白河 南部臺語差好多「聽攏謀」

▲「夜市」的臺語,你怎麼念?圖爲六合夜市。(圖/記者季相儒攝)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臺語又稱臺灣閩南語,許多民衆到不同縣市遊覽時,明明都講臺語,可是都會有部分詞彙「聽不懂」,因爲各地存在着「方言差」。就有臺中女孩嫁到臺南白河結果發現自己的臺語常常被糾正,親友更會說出她從沒聽過的詞彙,讓她只覺得霧煞煞,「聽攏謀」!

廖姓網友日前在「爆廢公社」貼文,表示自己是臺中人老公是臺南白河人,結果每次說臺語時,常被夫家的親友糾正,然後聽到「商展」、「薩文」、「林嘎ㄚ」時,總會一頭霧水。

她說,夜市她都念「夜刺呀」,夫家念「商展」;肥皂她會讀做「茶勾」,夫家讀「薩文」;零錢她都說「藍山」,夫家則是「林嘎ㄚ」;衣架她說「三ㄍㄥ阿」,夫家說「三阿ㄍㄥ」。她回憶,第一次見到公公時,問她要不要去「商展」,她吃驚的回一句「那麼晚了還有百貨公司喔」?結果全場笑翻天,才知道原來大家說的是夜市,「夜刺阿丟夜刺阿,蝦米商展!聽攏謀!」

▲臺灣各地臺語腔調不同,通常多聽幾次就能理解。圖爲肥皂。

文章貼上網,吸引大批網友熱烈討論,看來各地用法真大不同,「都可以啦,每個地區好像都會有些不一樣」、「我臺南人講夜市啊,我老公屏東人講商展」、「臺中出生,高雄人,跟妳說的都一樣」、「零錢要看是指一百一百的或銅板」、「屏東人,完全跟你老公一樣」、「我懂被糾正的不爽,臺北人嫁高雄,公婆會笑,到底是笑個屁啊」、「去東引,保證你一句都聽嘸」、「我阿公阿嬤臺南人,我小時候浴室狂喊我沒茶勾阿,沒有人回我。」

大致而言,臺灣閩南語可粗略分爲偏漳州的「內埔腔」和偏泉州的「海口腔」,前者宜蘭代表後者鹿港最爲明顯,而各地腔調的差異,其實是源自於漳泉口音混合比例的不同。

▼拜交通便利之賜,各地臺語的差異越來越小。圖爲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