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to刺繡服裝設計師王昶晴 手繡文化厚度

▲Sarto設計王昶晴。(圖/王昶晴提供)

記者呂佳樺臺北報導

這天,與刺繡服裝品牌Sarto設計師王昶晴(Maggie)相約,她從包包裡拿出一片刺繡,帶着我隨着她的一針一線,在她的刺繡世界飛翔

▲2008年春夏《摩洛哥》系列。(圖/王昶晴提供)

憑着從小到大對設計的熱愛,完成學業後,輾轉在不同服裝公司累積六年的設計經驗,內在一直有着想自由的靈魂不斷衝撞着,她開始認真思考自創品牌這條路,在筆記本上貼了一張張照片,畫滿了未來的藍圖,寫盡了夢想。就在一次逛街逛到西門町刺青街時,她租下一間店面,自己買來油漆手繪牆面,買了臺二手工業用縫紉機,踩着縫紉機,從日出到日落,從星辰天空翻了魚肚白,從打版、設計、採買、縫紉樣樣親自上陣,憑着一股單純的傻勁,王昶晴埋頭縫出了Sarto。

▲每一個繡花代表着設計師腦中的世界。(圖/王昶晴提供)

王昶晴長久以來深受刺繡藝術吸引,雖然屬於小衆市場,但她仍以手工刺繡爲創作核心,希望將所有無法言喻故事生活中的領悟傳統文化一針針以刺繡表達,再飲下最純粹的天、地、水、光大自然元素,以其爲養分

▲2012《回》系列。(圖/王昶晴提供)

三年前,在幾次與原住民藝人合作中,從未深入瞭解原住民文化的她在聆聽當地人講述的神話故事和傳統文化下,內心深處有一股從未被髮掘的能量漸漸一點一滴被挖掘,甚至在聽到陌生卑南歌曲時,激動得啜泣不已。自此,她決定深入瞭解原住民圖騰背後深遠的意義,時常往返臺東,與原住民藝術工作者合作,並以手與針線刺繡出古老的故事和設計者的想法,提醒自己和周遭的人,這片土地包容着多樣性文化。

▲除了設計刺繡時裝,Sarto也提供訂製婚紗服務。(圖/王昶晴提供)

成立品牌將近十三年,王昶晴默默埋首耕耘,獨立設計師自創品牌是場孤獨的作戰,加上品牌主攻的又是小衆的刺繡藝術,她仍堅持與師傅靠着雙手焚膏繼晷手繡出一篇篇承載着文化厚度的故事,等待發光的時刻

▲訂製服《豸》系列。(圖/王昶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