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耕365/一個真實的玩笑事件 帶出視障長者們的獨居危機

圖、文/善耕365

(資料、照片提供:社團法人中華視障安養福利協會

曾經發生過一個故事,有一位視障長者,因爲沒有兒女的照顧,一個人過着獨居的生活,還好平時和鄰居好友們相處非常融洽,所以多少有些照應;不過,有一天突然發現到,這一位視障長者完全沒了消息,鄰居好友們很緊張,又發現長者的家門深鎖,擔心是不是在家裡出了事,於是會同里長,在警察單位的協助下,破門而入後,家中竟然整整齊齊、安然無恙,但卻遍尋不到這位視障長者的身影

正當一羣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其中一位長者的好朋友,接到了一通電話,原來這一位視障長者,在幾前天外出行走時,腳被一根鐵釘扎傷,感染了破傷風,當天晚上惡化到無力打電話求救,還好遠房親戚的一個小孩,剛好來拜訪他,纔將他送到醫院看病,因爲還在病房裡靜養,所以纔會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出現。因爲是好的結果,所以才讓大家當成玩笑話流傳下來,但是經歷過這樣的事件後,讓協會驚覺到一位獨居的長者,在突發的意外下,所面臨到生命威脅危險性和無助感,那對於獨居的視障長者不就更加嚴重,因此瞭解到視障長者安養的重要性,於是決定擴大協助的服務項目和範圍,而變成目前中華視障安養福利協會的服務現況

協會的起源,來自改善生活品質

民國70、80年代的時候,早期的障者只有兩個生活的模式,工作部份就是在所謂的家庭式按摩店服務,不但工作環境雜亂外,福利制度也不健全,經常擠壓到視障者自身的休息時間;而在休閒的話,因爲那時缺乏志工服務的觀念,所以通常都是一位志工,帶領着3~4個視障者出遊火車接龍領路方式,常常造成視障者在途中受傷的危險。

所以爲了改善視障者在工作職場、日常生活,以及休閒環境上,所遭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問題,協助視障者在各項生活品質上的提升,於是當時就成立一個「視障生活品質福利促進會」,希望能宣導並推動大家,慢慢改變即有的舊觀念,而正當一切的狀況,開始慢慢好轉的同時,就發生了上述這一位視障長者的事件,讓協會重新思考新的工作方向;目前協會主要推動的服務,包括「導盲志工專案服務」、「關懷據點服務」、「陪伴長者出遊服務」、「長者共餐服務」…等,全部都是免費,各項服務項目經費來源,雖然有聯合勸募的部份補助,但仍有不足的部份,需要靠協會自籌來補貼,所以希望能提升協會的曝光度和宣傳量,增加民衆捐款時一項新的選擇。

視障者最大的障礙,來自外在的環境

我們常聽到關懷據點和長者共餐,但是卻沒有人想到,視障的長者們更需要這樣的資源和服務,在訪問的過程中,會長再三提到:「大家認爲身心障礙者是有障礙的嗎?他們的障礙是什麼?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或是肢體有殘缺…等,就是我們所謂的障礙,那一般正常的人有障礙嗎?舉例來說,當發生火災,唯一出入口被鎖上了,不管是誰都逃不出去,這樣的話大家都有障礙;因爲障礙其實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環境的問題,如果環境沒有造成爲身心障礙者的障礙,我們和正常人一樣不會有障礙。」

單就視障者而言,如果外面點字書很充足的話,他們閱讀上就沒有障礙,道路上沒有高高低低的階梯,行走時也沒有障礙,假設每個人看到需要協助的人,就主動熱心提供幫忙,這樣子大家都不會再有障礙的問題,所以最重要的解決方法,就是如何去減少、排除外界造成的障礙;但是在目前還無法達到,外界環境零障礙的目標時,協會希望能有一些優質的志工,協助進行導盲的服務,因爲導盲犬工作犬訓練協助在固定路線時使用,但導盲志工不但可以與盲友們互動,還可以提供即時、機動性的服務,這纔是視障者最需要的幫助。

百花簇擁茶樹王一日遊,擔任導盲志工

視障安養福利協會,這次將帶着視障朋友,前往茶花花園碧潭遊玩,需要喜歡聊天的你們,把看到、聽見、聞到的每一個事物,分享並介紹給視障朋友們,一起來協助引導和介紹景點給視障朋友吧!快來陪同視障朋友走向戶外,陪他們也能徜徉在山林中,讓他們揮別塵封的生活,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裡。

善耕雲端公益,服務學習真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