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網購六小時到貨決勝戰場:倉庫

文/吳中網購速度大戰中,有物流業者(例如圖中的新竹物流公司乘勢抓到新商機,幫網購業者代管倉儲,建立快速到貨服務。 (攝影者楊文財)

常上網購物消費者可能會發現,最近不管造訪哪個網站,出貨速度開始標榜4到6小時,是過去的四分之一甚至不到。

連網龍頭PChome也悄悄練兵,推出臺北市6小時到貨,要迎戰的,就是該公司前營運長謝振豊創辦的閃電購物網(ASAP)喊出的臺北市5小時到貨。

其實PChome從六年前首度推出24小時快速到貨以來,目前臺灣有十數個以上的購物網,針對臺北市或全臺灣提供3到24小時到貨,令消費者眼花撩亂

戰術淡化客人不安縮短付費到取貨的「時差

但爲什麼過去這些業者的頻頻動作,PChome不爲所動,只有ASAP跳進來,才逼它跟着喊進?因爲,最瞭解網購「速度」重要性的人,可能非謝振豊莫屬。

一位電子商務業者透露,過去雅虎奇摩購物中心,挾着入口網站的流量優勢,雖然較晚成立,但業績很快就超過PChome;直到PChome推出了24小時快速到貨服務後,大幅拉近距離。這個主打快速,以對抗雅虎奇摩的流量威力,就是謝振豊在PChome時代所打下的基礎。

因此謝振豊打出「速度」這張牌,讓老大哥PChome不得不緊張。

中興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何建達解釋,電子商務業者要賣東西,首要克服的,就是消費者付了錢,卻無法馬上拿到貨的不安全感。因此讓消費者越快拿到貨,越能增加信心,提升轉換率(編按:用戶進入網站後下單比率)與回購率,帶來流量與訂單

因爲「快速到貨」是個能增進營業額的響亮招牌,幾乎所有業者都想分一杯羹。ASAP總經理黃文貴不諱言:「快速到貨讓大衆記憶點,」是很好的行銷手法,因此有些業者,即使提供快速到貨的品項非常少,也以「快速到貨」做爲行銷口號

只是要做好快速到貨,最難的是什麼?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秘書長鍾榮欽表示,快速到貨的關鍵,其實在於電子商務業者前端的接單、揀貨與理貨流程

戰力:強大倉管術處理百萬貨品的人才和系統

這,正是爲什麼這場速度戰,不是人人玩得起,而只有一手建立快速到貨系統的謝振豊,會讓PChome緊張的原因。

過去打出3小時、4小時到貨的網站,像金石堂或燦坤,大都專攻特定商品類型,如圖書或3C;而且,提供快速到貨的方式,是結合實體店鋪,就近由店面員工物流業者送貨,假設快速到貨範圍內的分店缺貨,便無法完成交易。

黃文貴表示,過去臺灣最大的實體通路倉庫,極限是管理5萬到7萬件商品,並且是B2B(企業對企業的商務活動),一間倉庫頂多對應20到30間店面,系統相對簡單。但電子商務平臺,動輒上百萬件商品,並且是B2C(企業對消費者的商務活動),一個倉庫對應的可能是百萬筆以上訂單,難度高下立見。

戰果:小業者被犧牲到貨時間越短,淘汰越多家

雖然電子商務比拚速度,最終受惠的是消費者,但一位小型電子商務業者不諱言:「一味比速度,會壓縮毛利,同時不利於小型電子商務業者發展,會讓臺灣電子商務缺乏多樣性。」

只是這場電子商務業者的「速度淘汰戰」已正式開打,而且無法回頭。因爲六小時快速到貨,還不是「速度戰」的極限,黃文貴指出,ASAP希望能在三年內,達成臺北市內一小時快速到貨的目標。當到貨速度越快,這場淘汰賽,速度恐怕也越快。

【 更多報導

那些國軍教你的生存之道》同事怒喊「加倍奉還」,你卻能裝死裝笨拍馬屁...這7種老闆別跟太久,小心賠上自己的未來!

外出旅遊,你爲什麼不該急着拍照?科學告訴你

30歲後,爲什麼人生這麼辛苦?

爲什麼有時候大便特別臭?「肝」出問題了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