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香港黃金週現場 直擊消失的中國大媽

銅鑼灣羅素街曾是全球店租最貴的地方,如今少了陸客,連鎖鐘錶品牌也被迫搬遷,改到二級商圈拓點。 (圖/商業週刊攝影康育萍

文/康育萍、田習

香港現在最時髦的地方,是你意想不到的沒落工業區。位於九龍半島東邊的觀塘,許多老舊廠辦大樓港稱工廈),歷經半個世紀前塑膠成衣加工的繁華,如今多處閒置

冷清數十年的工廈,意外成爲香港年輕人創業基地。這些店共通點是,沒有醒目招牌,有些連地址都沒有,就開在工廠旁或停車場樓上。

驚!舊商辦變創業熱區沒招牌臺式餐廳天天客滿

「滿多都是年輕人來開,因爲租金便宜,場地又大。」來自臺灣的Vivian說,她和香港朋友已在工廈開了兩家餐廳,觀塘的「小時光」三個月前開幕以來,用餐時間幾乎客滿。

打中香港人「哈臺」心理,小時光成爲最新人氣名店,月營收約港幣100萬元。60坪的店面月租港幣3萬元,只佔營收的3%;相形之下,香港本島鬧區的黃金店面,每月店租動輒佔到營收的1、2成或更高。

甫結束的中國「十一黃金週」假期,一向是香港迎接陸客消費的年度高潮,今年業績卻慘兮兮。尖沙咀的廣東道上,自從12年前中國開放陸客到港自由行以來,所有一線國際精品都到此插旗。

怪!精品大街買氣急凍珠寶單價比去年低一成

但香港市況從一年前就開始急凍。去年的十一假期已被媒體用「最慘黃金週」來形容,今年更無起色;雖然陸客在黃金週期間仍比去年增加2.3%,但消費力卻縮減。

價位的九龍表行董事總經理黃錦成表示,一方面因中國政府打貪,奢侈品生意就不好;另一方面是香港人對陸客掃水貨買光奶粉等民生用品反彈,有大學生到商店前對陸客叫喊「滾回去」,使平價商品業績也下滑。

咦!金店面常見出租中走兩步就有店搬遷、出清

香港店鋪租金在兩年前創下高峰,自然是爭奪陸客商機的緣故。但到今年第三季,銅鑼灣租金已比高峰時下跌4成,仍止不住陸客消費衰退帶來的關店潮。

瑞銀(UBS)香港的明星級分析師樑裕昌表示,雖估計還有9成以上陸客未到過香港,但一方面後面來的人消費力不高;另一方面,陸客來香港轉機次數變少,代表他們寧可直飛到其他國家玩。

嚇!東方之珠貿易危機韓貨進口中國免經過香港

過去,香港之所以成爲「東方之珠」,兩大支柱是金融和貿易,但在中國市場開放下,香港的國際地位優勢受到威脅。樑裕昌指出,金融情況雖好,但只佔香港GDP 16%,無法支撐整個香港。至於佔GDP約2成的貿易,已岌岌可危。他舉例,中韓簽訂FTA後,6成的韓貨進入中國不必再經香港,而中國爲了抗衡美國主導的TPP,未來還會繼續找FTA對象。

臺灣借鏡香港一堂課服務別再依賴單一客源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區玉輝表示,香港太依賴單一種旅客,服務都朝陸客傾斜、失去多元性,是個教訓,考驗香港經濟調整活力有多強

他指出,除工廈創業潮,香港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等方面,也興起創業氣氛,但這股新創業潮,目前還遠抵不過陸客退潮的衝擊。香港人如何度過調整期,關鍵或許如樑裕昌所言,「香港的問題不是過度依賴中國,有中國爲什麼不依賴呢?重點在你依賴之後,有沒有把賺的錢投入到其他不依賴的地方?」

這個問句,也適用臺灣。

【 更多報導

臺灣餐飲系學生血淚告白:實習一年,每天工作12小時,月休5天,薪水不到2萬!

人妻被婆婆嫌「太常帶孩子回孃家」...呂秋遠:你怎麼不嫌自己兒子每天回家?

GAP越賣越差的原因,竟是因爲惹怒35歲以上的客人

只有高中畢業,竟在聯發科、工研院當顧問,還讓成大破格錄取當老師!

4個老外看「臺灣人最常講10句話」》美國人:臺灣人用「嗯」這字真是大絕招!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