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殘志堅!“逆風少年”汪艾韜高考取得佳績

(原標題:身殘志堅!“逆風少年”汪艾韜高考取得佳績

中新網合肥6月28日電 (記者 韓蘇原)“高考最後一場英語考試,我整個人趴在桌子上。由於胳膊痙攣,筆已經很難碰到紙面。四場考試,別人是拼盡了腦力,而我,不僅要拼盡腦力,還要拼盡體力。對他人來說,輕鬆簡單的寫字動作,我必須得用盡力氣,牢牢握住筆,用力書寫……”

6月27日,汪艾韜臉上洋溢的笑容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韓蘇原 攝

19歲少年汪艾韜,是合肥一中高三應屆畢業生,由於出生時難產缺氧導致腦損傷,造成行動不便,口齒不清,甚至拿筆寫字都很困難。這些缺陷並沒有擊垮少年,十年寒窗苦讀,最終取得了文科603分的優異成績

6月27日,汪艾韜在不到十平米的臥室內學習,這間臥室也陪伴他高中三年時光。 韓蘇原 攝

記者27日走進合肥濱湖新區一處出租屋內,見到了汪艾韜和他的母親艾永雅。汪艾韜雖然走路踉蹌,但臉上洋溢的笑容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汪艾韜的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父親在浙江一家企業工作,負責賺錢養家,母親全職陪伴孩子身邊,照顧他的衣食起居。

6月27日,汪艾韜和母親一起在《2021安徽普通高校報考指導書上紅筆勾出想去的學校。 韓蘇原 攝

午後,汪艾韜和母親坐在書桌前一起讀書,他將閱讀書籍中的所得分享給母親,並一起探討,母子倆一起談天說地。

6月27日,汪艾韜用撲克牌表演魔術。 韓蘇原 攝

“我是孩子學習中的‘學伴。’”母親艾永雅告訴記者,“從初中開始,我們就摸索出一套適合汪艾韜的學習模式。由於身體原因,孩子大部分以在家自學爲主。我告訴孩子,你在家裡,家就是學校,我們要保持一個學習的節奏。我們互相配合,他把學到的知識用講課的方式說給我聽,因爲他的手不能長時間書寫,大量的主觀題他背給我聽,我根據答案選擇是否糾正。一些不懂的題我再向學校老師請教,聽他講課對我來說也是一種享受,講歷史時他會延伸一些課外的知識和我分享。無數次看到他艱難寫字流血時,遇到數學難題吃力刷題時,我爲他的努力而心疼。”

6月27日,汪艾韜在書架上翻閱書籍。 韓蘇原 攝

“在查到高考分數的那一刻,我如釋重負。遺憾肯定是有的,但我已經盡力了,我總算沒有辜負父母、師長,沒有辜負自己的理想抱負。”汪艾韜說。

班主任尹德餘眼中,汪艾韜是一位意志堅強的學生。尹德餘告訴記者:“在高三一年的接觸中,我看到了他的善良和勇敢。他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雖然他的疾病限制了他的身體,但他的心靈是廣闊而高遠的。今年他同時準備藝術編導考試和文化課考試,我認爲他可以考得更好,他是個善於學習的孩子。在平日我們老師24小時在線隨時爲他解答題目,我會在他的試卷中做出批註和講解,再與他母親進行交流,讓他的成績逐步得到提高。”

6月27日,汪艾韜和班主任尹德餘(左)在一起聊天。 韓蘇原 攝

學習之餘,汪艾韜興趣廣泛,他臥室的書架上擺放着《紅樓夢》、《魯迅經典》、《古文觀止》……各種書籍,和汪艾韜談話之餘,他還興致勃勃地爲記者表演撲克牌魔術。“孩子從小就對文學、歷史感興趣,這個假期,他準備自學日語,因爲他看的魔術書裡有全日文的。”艾永雅告訴記者。

武漢疫情發生後,汪艾韜連夜寫了一首歌曲《我相信你會平安》,表達對武漢人民關懷 汪艾韜 攝

明日,汪艾韜即將去學校填報志願,在《2021安徽普通高校報考指導》書上,汪艾韜用紅筆勾出想去的學校。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在其中他還是最喜歡武漢大學。武漢疫情發生後,這位少年連夜寫了一首歌曲《我相信你會平安》,表達對武漢人民的關懷。對於未來的大學生活,這位少年充滿期待和憧憬。

推薦閱讀:

這個6月,常德19歲患癌女孩何舒穎堅持參加高考的故事,引發網友關注。

6月24日晚,何舒穎緊握手機,和家人一起等待成績公佈。

6月24日,何舒穎收到班主任的通知,得知當天晚上就能查詢高考成績,吃完晚飯就和家人等待着那一刻的到來。“昨晚可能查成績的人比較多,我們刷了很久都沒刷出來。”何舒穎的媽媽女士告訴記者,當時班級羣裡陸續有同學發消息稱已經查到高考成績,何舒穎有些着急也有些擔心。

晚上10點08分,何舒穎再次刷新手機界面,終於查詢成功:533分(歷史)。

一開始,何舒穎情緒似乎有點低落,“好像考得真的不太理想,比之前模考低了一點。”直到分數線公佈,何舒穎的情緒好轉,開始研究自己的分數能報考哪些大學。“原本我們希望她能留在湖南省內上學,方便複查也方便我們照顧,但是現在的分數看起來與湖大、湘大都沒有緣分了,有點遺憾。”

齊女士告訴記者,在選擇學校方面,如果實在沒辦法留在省內,也會在鄰省選一個大學。

“媽媽,我可以去學法語嗎?”成績出來後,何舒穎擡頭對齊女士說。“她最近成天唸叨想去學小語種,想學法語,如果分數合適的話我們肯定支持。”齊女士說,何舒穎從小語言天賦就很高,如果真的決定了學習法語,家人一定會支持她,“我們都希望女兒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希望她開開心心的。”

2019年4月,何舒穎在高考前的體檢中被發現胸腔內有個15x6.3cm大的腫瘤,心臟和肺部在碗大的巨型腫瘤壓迫下嚴重變形。何爸爸稱,當時醫生曾言情況不好的話只能活半年,情況好的話活兩年。後來家人帶着何舒穎輾轉多家醫院後,終於看到了生的希望。

一年半的治療中,何舒穎錯過了2次高考,她只能拿出平時攢下來的零花錢,買了網課跟着複習,期待着重回校園的那一天。她說,“不想給人生留下遺憾。”

今年年初,何舒穎如願回到了校園。高考前的一段日子,由於化療次數過多導致胃部受損,何舒穎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太理想,每天清晨起來都乾嘔不止。“最近身體好了很多,每天也能正常吃飯,沒有乾嘔了。”

齊女士推測,考完試後壓力沒有那麼大,所以身體情況也逐漸好了起來。由於長期住院治病,何舒穎休學了一段日子,曾經的同學都已經上大學二年級了。

“她現在就盼着以前的同學放暑假回老家,然後一起去學校探望老師。”齊女士說。早在高考前,何舒穎就已經安排好了暑期計劃:學駕照、鍛鍊身體、和朋友相聚……那個在她生命裡遲到兩年的假期,在2021的夏天,終於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