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議民主線上會議 公民參與不受疫情、地域影響

▲線上審議會議進行場景。(圖/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促成公衆政策進行知情理性討論的「審議民主」,在疫情爆發後,被認爲線上審議更加切合時代趨勢,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進一步推動優化線上審議民主,盼未來參與公共事務不再受到疫情、地域影響與限制。

疫情影響人們生活型態轉變,凸顯數位治理、網路社會、創新應用的重要性,因此青年署以線上審議之可行性及具體操作模式背景,透過「109年Let’s Talk討論議題」及「如何透過數位方式(「小校聯盟」、「數位學伴」)改善偏鄉教育資源?」爲主題,共辦理5場,每場2小時的審議民主線上會議,邀集審議公民主持人共14至16位,另安排5位審議觀察員,總共88位民衆參與。

審議民主線上會議運用數位會議工具即時通訊軟體,不僅帶動民衆參與線上審議的風氣,也爲線上審議增添寶貴研究成果,形塑青年公共參與文化並實踐數位民主。有關研究結果將於4月底前在青年署官方網站公開,歡迎有興趣的民衆點閱。

此外,爲因應線上審議推展,青年署以電玩、打怪等元素策劃「青年打通關!審議來闖關」免費線上課程,讓學習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輕鬆累積知識,課程教材已於「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青年署「超牆青年E學院」、YouTube頻道以及泛科學院等網路平臺上架。除了線上課程,審議民主實體培訓也將於5月1日至2日在臺北舉辦,18至35歲有興趣的青年夥伴,只要符合報名資格,在4月18日前至https://reurl.cc/mqRxpj報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