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環境下 基礎建設投資基不可失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富蘭克林證券所提供)

今年全球高通膨環境,各國央行連番升息,經濟面負面衝擊正在進行,展望年底前市場盤勢,預期將持續聚焦通膨、央行政策及國際政經情勢,金融市場將持續風險情緒迅速轉換的震盪走勢,增添股市旺季行情的操作難度;「基礎建設」被視爲高股利、應對通膨、防禦色彩特性,中長期亦帶有成長利基,加碼「基礎建設」投資是「基」不可失。

基礎建設與傳統股債資產相關性低,各國宣示淨零碳排的經濟轉型趨勢,將帶動更多基礎建設投資,而美國基礎建設法案將加速電力傳輸網路發展,股票評價面極具吸引力。

當前總體經濟存有諸多不確定性,企業未來盈餘和成長的可預測性顯得格外關鍵;研究機構Preqin統計,今年以來截至8月9日統計,基礎建設基金籌措約1300億美元資金,再度刷新去年締造1250億美元的新高紀錄,地方政府退休金、保險公司等是主要資金來源,着眼於基礎建設資產提供可預測的現金流量、具備通膨轉嫁機制和防禦市場波動三大優勢。

中國大陸20大會議、美國期中選舉陸續於10月、11月舉行,國際政治紛擾仍多;歐洲將面臨冬季能源供應危機、美國有核心通膨僵固性的挑戰,讓美歐央行展現比預期更加鷹派的政策立場,政策持續壓抑景氣、企業獲利和股市評價面,預期股市仍位處震盪測底階段;另一方面,隨聯準會升息循環進入下半場,債券資產殖利率彈升後的評價面改善,上漲潛力將高於下檔風險。

就投資策略上,當市場波動劇烈時,投資策略首重靈活彈性且採取持續定期定額、分攤風險的作法,避免追高殺低;目前基本情境預估爲全球景氣成長放緩但幅度仍屬可控,建議此時可採取股、債兼備的平衡配置,而股票部位除了側重「基礎建設」外,「氣候變遷」等具防禦及受惠政策趨勢的標的,也值得投資人納入優選。

此外,「永續投資」資產大幅成長已是全球趨勢,且重視ESG的公司,股價多有較佳回報;氣候變遷商機並非只侷限於再生能源產業,而是橫跨各種經濟活動、多元產業及國家的跨時代變革題材,能夠在較低的碳排放下創造較高經濟價值的企業已經開始獲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