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復得 辛明峰更珍惜所愛

小提琴辛明峰(左)曾因手傷無法拉琴,後來在紐約大都會歌劇樂團擔任團員,重拾演奏。中爲鋼琴家辛幸純、右爲大提琴家簡碧青。(音樂瑞士之夜提供)

小提琴家辛明峰曾是大師曼紐因欽點天才兒童,21歲時因傷而一度放棄演奏,轉而學習指揮,對他而言,這段打斷手骨顛倒勇的音樂人生,是上天恩賜禮物

「我曾經拉一小時琴,左手就要痛上一週,是那段不能自在拉琴的歲月,讓我知道自己有多想念舞臺聲音,有多愛小提琴。」

現年59歲的辛明峰表示,6歲開始學小提琴,12歲那年拿下國泰航空小提琴大賽冠軍,到香港演出,受到曼紐因賞識,邀他到英國曼紐因音樂院就讀。

但當時爲戒嚴時期,要出國讀書並不容易,曼紐因親筆寫信給時任總統蔣經國,辛明峰的父親也尋求各界幫忙,總算在隔年讓他順利出國讀書。

帶着衆人的期待,辛明峰完成英國的學業,再轉往美國寇蒂斯音樂院就讀,更拿下全美音樂協會聯盟比賽冠軍。然而在一次排練現場,不慎撞傷左手筋骨,只得暫停演奏。

「我請學醫學朋友,帶我到停屍間,看別人手部解剖的細部肌理,做了很多研究,也和醫師討論,但在開刀前一天,醫師的判斷和我所理解的不同,我不敢冒風險開刀。」

辛明峰轉而學習指揮,於茱麗亞音樂學院指揮班華業,他因想更理解歌劇音樂,努力考進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從1994年開始工作,一直到2017年退休。

辛明峰表示,他曾被奪走聲音,在歌劇院的密集演奏工作裡,一點一滴練回來,找到讓手可以不痛的演奏方式,「我曾經獲得肯定,也曾失去演奏事業,從失去更理解自己有多愛拉琴。」

辛明峰迴憶,手傷看來是挫折,卻也是重要轉折,「平凡與名氣,也許並沒有差別。若能重來,或許我也想讀普通班,當一般學生。但我始終感謝走過的路,以及所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