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勞動爭議典型案例值得好好看

原標題:十個勞動爭議典型案例值得好好看

爲加強勞動爭議訴源治理,推動解紛力量暢通銜接。近日,上海二中院與上海市人社局共同簽署《關於加強訴源治理和裁審銜接若干意見》,併發布十個勞動爭議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中,不乏社會上關注度較高、爭議較大的一些糾紛,法院對此的判罰,呈現出“方向標”的作用。

例如,週末“碎片式”加班,是不少勞動者都普遍遇到的現狀。那麼,究竟企業該不該支付加班工資呢?

在一起相關案例中,判決就明確爲勞動者“撐腰”。相關部門指出,隨着智能手機、即時通訊、辦公軟件的發展應用,傳統意義上的工作時間、工作地點概念正不斷模糊。從實踐情況來看,如“碎片式”加班偶爾爲之,用人單位可以通過與勞動者協商的方式予以解決;如成爲常態,用人單位就要積極採取措施充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又例如,上班遲到遭到企業“重罰”,是否合理呢?

另一起相關案例中,法院審理就指出,用人單位可以通過規章制度規定對勞動者扣除相應未提供勞動時間對應的工資部分,但用人單位行使管理權要合理且善意。普通用人單位不具備罰款權,如果爲了懲罰而扣除多倍的工資,既有悖於法律規定,也不符合情理。

還有意思的是一個案例是,“網紅”的勞動關係如何確定?

對此,法院認爲,與傳統就業形態相比,“網紅”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要綜合審查雙方權利義務履行過程中的人格從屬性,以及經濟從屬性來認定其勞動關係,這對規範新業態用工管理也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當前,勞動人事爭議案件類型日益複雜,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用工爭議快速增長,勞動者訴求也愈發趨多元,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勞動者維權意識的提高。而對企業而言,更是要“以人爲本”,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攜手共同發展。(羅菁)

來源: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