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侯柯走出死衚衕

馬英九10日提出藍白合全民調方案。(中時資料照)

距離大選登記日11月20日倒數不到兩週的時間,前總統馬英九10日提出「藍白全民調」,以藍白總統提名人侯友宜和柯文哲的「侯柯配」和「柯侯配」,與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的「賴蕭配」進行對比民調,哪一組勝出就支持誰。

馬英九提出的這個辦法符合柯文哲堅持的全民調,也滿足侯友宜「選票上要有兩個人名字」的要求;此外,在時間緊迫下,全民調是可行性最高的辦法。馬辦提出上述全民調後,迅速獲得韓國瑜及羅智強、徐巧芯等多位國民黨中生代政治人物的認同,柯競辦也承諾,只要國民黨與侯友宜願以「全民調」方式進行整合,兩黨可立即恢復「政黨協商」。

可惜的是,對此,侯友宜僅表示尊重但並未明確同意,國民黨中央則表示,「德國式民調」是藍白合的底線。所謂德國式,一部分與馬英九所提的「侯柯對賴蕭,或柯侯對賴蕭對比」相同,另一部分則由國民黨、民衆黨互比政黨支持度,兩者均佔2分之1。

從中長期民調看來,侯友宜與柯文哲的支持度互有高下,但近期多個民調顯示,侯已出現領先,因此不少人認爲,侯營不必對全民調存有心魔,馬英九就說,他對侯有信心,所以纔會提出這個辦法。

對於國民黨在意的政黨實力一事,因爲是正副人選組合而非單人民調下,若是在民調問卷上強調兩人的政黨,是否就可以讓受訪者有機會將政黨因素考慮進來,從某個角度來說,也讓國民黨因而願意放下心中的懸念?

藍白合不只關係到總統大選,也會影響立委選情,期盼「大人們」趕快走出死衚衕,讓藍白合早日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