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低!婦欠232萬卡債 法院裁定還7.2萬

▲欠232萬卡債法院裁定「還7.2萬」銀行不服。

東森新聞記者魏宏卿陳佳鈴、吳竣翔/臺中採訪報導

積欠卡債232萬,法院竟然判債務人只要還所積欠卡債的3%、7萬2千元!南投一名婦人積欠卡債232萬,南投地方法院依照債清條例考量婦人的還款能力,裁定他每個月只要還1千元,而且還6年,第7年以後未還的部份一筆勾銷。2家債權銀行不滿,提出異議,被法官駁回。

shoping購物刷卡超方便,楊姓婦人刷爆信用卡,積欠卡債232萬,因爲實在還不出錢來,依債清條例向法院申請清理卡債。婦人在長照中心擔任照顧員,1個月賺19500元,扣除勞健保還有房租伙食費孩子學費生活開銷,一個月只剩下867元,生活實在拮据

法官考量婦人還款能力,裁定婦人每個月只要還1000元,而且只要還6年,第7年以後沒還的部份一筆勾銷。6年還7萬2,等於才還卡債總金額的3%,裁定一出讓債權銀行急得跳腳。

南投地方法院審判長趙思芸表示,「她借款比例並不是我們裁定認可的要件裡面,畢竟她已經盡力清償了,我們就裁定認可。」婦人婆婆則說,「不是說我們贏了就很高興,最好不要有瓜葛最好。」

銀行懷疑婦人故意不努力工作增加收入投機尋求免除債務責任,因此向法院提出異議;不過,法官認爲債清條例的重點不在於償還欠款成數,而是衡量債務人償還能力,雙方訂出可接受的償還計劃,銀行可以依法提出抗告。但還款比例與欠款金額差距甚大,此例一出,不少民衆也認爲,恐怕爲卡債者開了後門。一位民衆表示,「還是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會有一個惡性循環,到時候我喊倒就好了。」

但銀行難道沒有責任嗎?法官認爲,依婦人的還款能力,銀行竟然能髮卡,積欠卡費金額高達2百多萬,加上婦人信用卡刷的大部分都是購買棉被腳踏車生活用品,沒有購買奢侈品,造成這個結果,銀行髮卡浮濫也有責任,所以判定232萬隻要還3%,這也創下卡債族償還比例最少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