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邀產官研討 公用頻道在地化經營與推創新特色

▲ 針對公用頻道的在地實踐與挑戰,與談人提出公用頻道主張「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圖/世新大學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公用頻道在地實踐與創新挑戰」論壇18日於世新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由新北市11家有線電視頻道共同舉辦,新北市新聞局局長張其強蒞臨現場,他指出,公用頻道始終強調民用概念,近來新北市公用頻道也提供多元節目,讓在地的聲音能向外發散。

公用頻道主張「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義,有良善的設立目的,卻仍面臨乏人問津的窘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何吉森指出,加固公用頻道與社區的連結,便有利於公用頻道的推廣。那如何實踐,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教授秦琍琍則提出,善用產官合作,在學校業界的結合下,可以補足當前節目有限的狀況,更利用民衆對在地的親近性,以增加收視的羣衆

▼ 對於公用頻道與新媒體競合,陳清河副校長認爲新媒體之於公用頻道是助力阻力,取決於使用者

新視波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寶慧也分享公用頻道實際地化經驗案例,她認爲公用頻道節目製作者要有社區意識,在經營方面,「與其等待不如主動設計」。

談及紓解公用頻道的方法上,新媒體時代中,公用頻道與其的競合關係便成爲重要關鍵,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指出,新媒體之於公用頻道是助力或阻力,取決於使用者,不論業者或閱聽衆,都應省思並創新,除透過產官學合作,更要提升媒體識讀的能力,讓頻道迴歸公衆、提升效用

大豐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守正也指出,手機當道,大家的電視轉爲個人的手機,如何結合新媒體並與其競爭,成爲首當其衝的問題,他提出,若能讓公用頻道CH3與自制頻道CH4結合,必能發揮更大效用。

▼ 陳清河副校長認爲不論業者或閱聽衆,都應省思並創新,除透過產官學合作,更要提升媒體識讀的能力,讓頻道迴歸公衆。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主任林富美建議,公用頻道要以內容爲王,發展特色節目,「即便是政令宣導,也要讓人感覺很有用」,鼓勵業者發現自家的特別之處,望見屬於公用頻道的創新與在地實踐。

公用頻道開播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爲媒體近用權的具體實踐之一,然而卻常面臨民衆對其瞭解與使用、收視有限的情況,在科技世代中,更迎來新媒體的挑戰。在多方困難下,除了業者對社區的深度關懷主動出擊並發展自我特色,有效利用產官學合作,成爲公用頻道發展的最佳解套

▼ 11家有線電視業者及論壇與談者共同爲公用頻道第三頻道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