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賞平度園9號入口最近 摩天輪助遊客定位

2014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於4月25日正式開園,作爲世園會區市展園之一的平度園也將藉此機會將底蘊豐厚的平度文化展現給更多的中外遊客。爲了讓平度市民更好地遊覽和了解平度園,4月19日,記者對已經完工的平度園提前進行了一次實地探訪,並向市民詳細講述平度園裡的那些事。

摩天輪幫助遊客定位

在前往世園會之前,記者瞭解到,不少在世園會試運營期間去過世園會的市民都表示,不瞭解平度園的具體位置,有的市民甚至不知道世園會當中還有一個專門的平度園展區。爲此,記者在相關人員的帶領下 ,爲打算遊園的市民們選擇了一條通往平度園的最近路徑。

記者通過實際走訪發現,市民可以從世園會的9號入口進入,向東直行約1500米左右,路南便是平度園的具體位置。平度園佔地802.4平方米,東西長22.7米,南北長約35.3米。園區東鄰膠州園,西接萊西園,北側接天水路人行道,南面則是一個遊樂場,巨大的摩天輪使得平度園的定位更加方便。

魏碑石刻,彰顯平度文化

據介紹,平度園是文化平度、魅力平度、山水平度的縮影。入口景區設計爲小廣場,供遊客駐足停留,主景設計爲著名的魏碑石刻塊石天柱山魏碑位於平度大澤山天柱山南,又稱天柱山摩崖石刻。天柱山因遍佈漢魏以來衆多極其珍貴的摩崖刻石而譽滿中外,並於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被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民政府命名爲“青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山石一直延綿到路東西側,形成連續的景觀線。視線集中的中間上刻“平度園”、“齊漢名邦膠東門戶”,點出平度園的“齊漢名邦,膠東門戶,文化平度”的宣傳主題

看過魏碑石刻後,從平度園主入口向裡走,映入眼簾的則是用梯田狀和帶狀加以串聯的植物色帶,寓意平度園“現代山水田園”的主題。兩側搭配大喬木種植,彰顯平度園的自然、質樸的氛圍,並烘托主景。而主入口設計爲開放的觀景平臺,更容易拉近遊客對主景的親近感,貼合本屆世園會“讓生活走進自然”的主題。

環顧四周,整個園區用立體式田園風光串聯,滿眼都是“花海繽紛,立體綠化“的清新和美麗。園區由北到南用一條小溪配合噴泉串聯,增加山石的“靈氣”,水溪兩側搭配自然的水生植物,岸邊池底擺放自然石塊,使水景在有水無水時均有看點。

文化長廊,增加歷史底蘊

據介紹,穿過田園景區,便是平度園區北面的背景區,帶有漢代建築韻味葡萄廊架緩緩地講述底蘊豐厚的平度文化。讓遊客在遊覽美景的同時,也能瞭解平度的民俗及歷史沿革等。背景區以雪松作爲常綠背景,點綴樹形優美的觀葉樹和觀花樹,用磨盤石、漢代樣式的瓦片、體現農業文化的馬槽種植池等元素在不經意間增加韻味,使人在細節上感受到平度園濃厚的文化氛圍。而文化長廊的葡萄藤蔓更是平度農業品牌發展史的象徵。

據悉,平度的歷史文化十分悠久,即墨故城是歷史上很多朝代王、侯的陪都和封地,是膠東名城,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前後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即墨故城位於平度城東三十公里的古峴鎮東南部,自春秋到隋前,即墨故城共經歷千餘年的興衰鉅變,最興盛繁華時期要數西漢時期。漢武帝曾被封王於此,後其兄劉寄被封爲“康王”,俗稱康王城

除此之外,嶽石文化是山東省境內繼“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兩種最重要的考古“文化”之後的又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考古發現;而六曲山古墓羣平度市城區東南25公里古峴鎮東的六曲山山脈,蜿蜒15公里,1978年被公佈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又被國務院公佈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 郭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