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兒所日間手術中心“提速”,最短預約時間3天

爲了解決外科手術住院難、手術預約等候時間長的問題,首兒所通過延長時間精細化管理爲日間手術中心“提速”,目前,日間手術預約時間從一兩個月縮短到最快3天。

推新舉,減少擇期手術積壓

家住河北的方先生是第二次來首兒所,他的孩子1歲6個月,患有腹股溝斜疝,已經在普通(新生兒)外科就診並完成了術前檢查核酸檢測。今天他取出檢查結果後,徑直來到位於門診樓四層的日間手術中心麻醉門診,麻醉醫生張弦根據檢查、檢驗結果評估患兒手術耐受情況,認爲符合日間手術條件,隨後護士爲他預約了3天后的手術。張弦告訴家長,“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手術當天上午辦理入院手續,進行腹腔鏡修補術,手術時長大約30分鐘,在二級恢復室觀察約2小時後,沒有麻醉和手術併發症,鎮痛效果滿意,下午就可以回家了。”

據瞭解,首兒所日間手術中心於2019年6月正式運行,採用“集中收治,集中管理”的模式,配置有2個手術間和10張麻醉恢復病牀,可開展7個科室的20個病種手術。日間手術可實現當天入院手術,當天出院回家。醫務處處長王菲介紹說,“去年日間中心啓用後,得到了廣大患兒和家長的歡迎,尤其是8月暑期,手術量已達到276人次,9月開學後纔有所回落。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擇期手術積壓,從3月份開始,手術量一直呈直線上升,預計手術量還將超過去年暑期最高峰。”

雖然是擇期中小手術,但有的疾病也有潛在風險和痛苦,家長們都希望能夠儘早手術。黨委書記劉中勳表示,“人民羣衆看病就醫是剛需,在疫情常態化的形勢下,要做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因此我們決定進一步優化日間手術中心的流程,加快患者週轉,既能爲患兒解除病痛,又能避免家屬聚集,防止交叉感染,爲醫院和社會減輕疫情防控壓力。”

“出現‘淡季不淡’的情況,一是手術需求量大,二是工作效率提高了。”麻醉科主任潘守東表示,從9月初開始,日間手術中心的工作時間延長,上午提前開臺時間,中午不休息;採用分時段預約,並且精確到2小時,達到手術間的“無縫銜接”;設立專科手術日,儘量將同一病種安排在同一天,這種類似“流水線”的方式,既提高了效率,又減少差錯,還能提高手術醫師的技術水平。

重服務,開展兒童特色舒適化醫療

“已經幫您預約了9月25日下午的霰粒腫手術,我會提前一天給您打電話,告知具體的手術時間和禁食禁水時間,請一定要注意接聽。”日間手術中心預約窗口的護士正在跟家長交待術前注意事項

“不要小看這一次電話,護士要和家長除外特殊情況,確定第二天手術能順利開展,還要告知具體的手術時間,避免家長提前到醫院等待,最重要的是很多家長知道術前6小時不能進食、2小時不能喝水,但總掌握不好或者忘記,護士就會計算好、提醒到位,不讓孩子有飢餓、口渴不適感。”潘守東表示,以病人爲中心,站在患兒和家長的角度,從他們的需要出發,去提供便利和舒適化醫療服務,是麻醉科的發展理念和工作目標。

哭聲兒童醫院手術室的“背景音樂”,但在首兒所日間手術中心候診區的孩子們卻“忙得顧不上哭”,兩三歲的男寶寶坐在“小汽車”裡研究着方向盤,女寶寶在醫院志願者的陪伴下讀着有聲繪本,年齡大的孩子專心致志地用平板電腦看動畫片。這是麻醉科開展的應對孩子術前焦慮的非藥物療法,就連“術後哭聲”也可以採用多模式聯合鎮痛來解決。

多模式聯合鎮痛是指患兒手術後聯合使用靜脈止痛、傷口局部止痛和口服止痛藥。潘守東表示,“三種止痛方式,三種止痛藥物,能發揮協同作用,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止痛效果,而且藥物劑量小、副作用小,適用於所有年齡段的孩子。”他說,自從創建“無哭聲手術室”後,醫生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哭聲從“正常現象”變成了“風險提示”。“如果我聽到哪個手術間有哭聲,一定要跑過去,看看是不是出了問題,是不是哪裡的工作沒有做到位。”

保安全,全程質控降低手術風險

很多人認爲日間手術在24小時內完成,似乎沒那麼複雜,其實不然。日間手術時間雖短,但患者入院前評估、麻醉評估、離院前評估等該做的檢查和評估一項都不能少,只有符合條件的患者才能進行日間手術,術後確認沒有手術和麻醉併發症風險,纔可以出院。

潘守東介紹,“安全是日間手術的生命線,我們要求所有日間手術患兒都要到麻醉門診進行評估,麻醉醫生通過詢問病史查體、查看檢查報告,提早了解患兒的身體狀況,做好相應的麻醉準備;對有相關合並症的患兒進行指導,必要時還要進行進一步檢查,優化術前管理,來最大限度地保證手術和麻醉的安全性。”

此外,麻醉醫生和護士會對家長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家長通過掃描二維碼,可獲得日間手術前準備注意事項。患兒出院時,還會收到一份術後居家護理告知書,標註有24小時聯繫電話。患兒出院第一天,護士會進行電話隨訪,詢問患兒術後有無切口出血、疼痛、發熱等不適,以及是否遵醫囑服藥等,並做好隨訪記錄。

談及中心今後的發展,潘守東表示,目前日間手術中心主要開展一、二級手術,日間手術量約佔全院總手術量的30%。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護人員的經驗積累,將逐步開展三、四級手術,病種收治範圍也將擴大到30個以上,如闌尾炎、嵌頓疝、骨折復位和介入手術等,預計將來日間手術量將達到總手術量的50%以上。對於手術相對複雜的患兒,醫院將採用“集中管理,分散收治”的模式,手術後回到專科病房進行專科護理和觀察,次日24小時內出院,這樣可以更好地保障複雜日間手術的安全性。(文/池楊 圖袁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