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獅潭3古道 志工揮汗手作修復甘之如飴

苗栗獅潭鄉公所辦理自然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活動,逾百名志工分5梯次手作修復3古道,圖爲志工就地取材搭建石階,使其平穩好走。(獅潭鄉公所提供/巫靜婷苗栗傳真)

苗栗縣獅潭鄉公所辦理自然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活動,逾百名志工分5梯次手作修復3古道,圖爲志工就地取材搭建石階,使其平穩好走。(獅潭鄉公所提供/巫靜婷苗栗傳真)

苗栗縣獅潭鄉公所辦理自然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活動,逾百名志工分5梯次手作修復3古道,圖爲志工進行鑽孔打釘與裝修登山繩,維護登山客安全。(獅潭鄉公所提供/巫靜婷苗栗傳真)

苗栗縣獅潭鄉公所辦理自然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活動,逾百名志工分5梯次手作修復3古道,圖爲志工清整過長及倒伏竹子,避免阻礙登山視線。(獅潭鄉公所提供/巫靜婷苗栗傳真)

苗栗縣獅潭鄉公所辦理自然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活動,逾百名志工分5梯次手作修復3古道,圖爲志工清整過長及倒伏竹子,避免阻礙登山視線。(獅潭鄉公所提供/巫靜婷苗栗傳真)

爲推動客莊浪漫臺3線國家自然步道「樟之細路」,客委會與獅潭鄉公所及山城古道志工隊合作,今年11、12月在獅潭鄉舉辦自然手作步道工作假期,5場次共邀集逾百名志工,輪番修復鄉內3條熱門古道「楔隘古道、紙湖古道、鳴鳳古道」,維護遊客安危,也兼顧自然生態。

每條安全整潔的古道,背後都有一羣人默默付出,獅潭鄉公所邀請山城古道守護志工隊長楊俊指導志工們手作自然步道,修繕曾因豪雨重創階梯欄杆的楔隘古道,整理紙湖古道的淤泥雜草藤蔓,清理鳴鳳古道的環境等,透過樟之細路的導讀內容與行前訓練,讓人文與自然生態融合

獅潭鄉公所秘書王千道挽起袖子參與2場手作步道體驗,他大讚這樣的活動不無聊且「很有意義」。王千道說他本來就喜歡爬山,發現有些步道下過雨後會坍方,土石滑落、樹木竹林倒塌比較危險,志工們上山除了負責清除路障樹枝石頭,該補就補,還會做水道引水。

王千道表示,每次手作步道回來都會開檢討會,「前人把路修好,後面的人來爬就安全」,而手作步道的基本概念就是不用水泥等再製品,修復全靠就地取材,志工從旁搬來適合的石頭就開始做。

他觀察,以往其他政府單位建石階都是用人工石磚,後來發現人根本不走,只走旁邊泥土路,走久了就成了兩旁陷下去,石階浮起來的特殊景象,可見人工刻意打造的階梯是多餘的,因此只要把路維持原樣即可。王千道說,自然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每梯次約20餘人,他參加修復楔隘古道梯次的經驗,一天大概可做2、3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