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38歲女教師想改變「川普狂粉」婆婆 頓悟親密關係的侷限性

時報出版授權文字,節錄自《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作者:珍.賽佛 ( Jeanne Safer),譯者劉議方

那些最激烈、持續最久且沒完沒了的爭執,會毀了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的關係。之所以會發生那些爭執,都是基於彼此心中的假設,它對每個人都有害,超越黨派意識形態、性別及年齡。我們有個堅定的信念,一心覺得自己能改變對方的政治觀點,也認爲是當務之急。兩派陣營的人們都篤信,只要有說服力又夠堅持,就可以辦到。感情關係會陷進絕望,就是這種強迫心態所造成,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有經歷過。「說服對方改變政治觀點」變成舉國上下都在困擾的感情問題

「爲什麼政治重要到我覺得必須賭上我們的感情?」

說服對方轉變政治信仰,這個目標註定失敗。對於三十八歲的教師溫蒂珍金斯來說,這卻幾乎說得上是她神聖的使命。溫蒂的婆婆川普狂粉,而溫蒂的人生任務就是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也要讓婆婆明白她誤入了歧途。即使溫蒂從來沒成功過,且沉痛地意識到,這段自己珍視且知道無可取代的關係已經受損,她仍將這個任務視爲指導原則,堅持執行。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

自溫蒂與她婆婆相識的二十年來,她是有些不滿婆婆的保守派思想。溫蒂是個堅定的自由派,也是虔誠的貴格教徒,只是在二○一六年大選前,她還能剋制自己,避談政治話題。溫蒂真心認爲,婆婆是了不起的女性;確實,她比溫蒂的媽媽更像個母親、更有愛心,也更樂於付出。溫蒂的婆婆珍金斯女士不只是和溫蒂很親近(她們之間的隔閡只有政治意識),也每天都會照顧孫子孫女,她很愛他們,他們也很愛奶奶,一家和樂

川普和他的政策讓溫蒂很火大,但「另一個女人」──她婆婆卻都支持。溫蒂對此很震驚,於是執意要改變婆婆的觀點,但是溫蒂的丈夫一點也不支持她,許多朋友也要求她停止、放棄這些行爲。「大概沒人覺得我有理,也沒人覺得拿這個問題和她談有什麼益處,」她承認,但並沒有要放棄。表面上,她基於道德考量,覺得必須坦白說出自己的觀點。「我們已經在政治上保持沉默、維持禮貌很久了,不能再忍下去了,」她說,「我已經跟不只一個朋友說過『我需要一個互助會,支持那些依然試圖和家人談政治的人!』」。不過,

口中的「談政治」指的是把自己觀點強加在沒有意願接受的聽衆上。唉,她與那些像她一樣的人真正需要的團體──「政治狂人匿名戒除會」還不存在。否則她會在自介時說:「我是溫蒂,我無法剋制自己,總是要勸婆婆改變政治立場。」然後獲得入會資格。

溫蒂的婆婆無論如何都不想爲了這件事吵架,她並不想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媳婦總是找她理論,她只想避開,卻沒有用。溫蒂企圖要改變婆婆的思想,婆婆的態度反而會讓溫蒂受挫,更可能破壞婆媳關係。溫蒂堅稱只是想要「讓婆婆理解」自己的立場,並瞭解爲什麼婆婆會有那些觀點。但從溫蒂痛苦、憤怒的反應可以看出,她的目的遠比她所承認的更有侵略性,更會造成衝突。最後情況失控,溫蒂還在十歲兒子的面前跟婆婆「討論」起來:「我問婆婆,川普選上後,她的感覺如何,然後她說『我感覺平靜多了』。我立刻感覺熱血沸騰,我們談了一個半小時,兒子變得很不安,因爲我們越講越大聲,口氣比平常講話衝。所以現在我都用傳訊息的方式和她談,雖然我知道這不是最好的辦法。」

不管是溝通上的阻礙或關係中的裂縫,溫蒂都受不了。在她心裡,親密感、美德跟相似的政治觀,三者缺一不可。因此,雖然她打從心底欽慕、在情感上及其他方面都依賴婆婆,但與婆婆政治立場不合,讓她感到很痛苦。談到自己的母親,溫蒂坦白承認:「她和我政治立場完全相同,但對我的人生從沒有什麼幫助,但婆婆卻一直都在我身邊,事事關心我。」她又說:「爲什麼政治重要到我覺得必須賭上我們的感情?」她得到一絲頓悟。

我們強迫別人愛自己,或是贊同自己,但兩種目的都註定要失敗,最終造成嚴重的傷害。事實上,比起追求無迴應的愛情,接受政治分歧還算實際的目標。就算對方投給另一黨,你們彼此還是能擁有親密關係;就算今天都投給同一個人,也總會在其他重要的事情意見不合,且你也控制不了。人生無可避免的是,親密關係總會有侷限,彼此在政治或其他重要領域抱持根本不同的觀點,但我們可以與此現實共存。

最終問題不在於投給誰或支持哪一派,解決方法也不包括學習必要的辯論技巧、加強論點的說服力,或是改變、扳倒對方的思想。真正的問題是,我們以爲,只有每件事情都意見相同,纔有可能出現親密感。這類頑固的偏執想法充分顯示出,愛的本質、人際關係的底蘊與不滿,以及希望的本質都被嚴重扭曲了。

溫蒂要如何脫離她的困境呢?她得用不同的態度面對自己與婆婆的差異,並放心接受,彼此的立場不會動搖,但關係也不會毀滅。在這樣的案例當中,她需要改變的是如何看待彼此意見不同,她得考量婆婆的價值觀以及個性,理解她的觀點,並且承認兩人的看法不可能每次都一模一樣,因爲人生背景並不相同。

包括政治多樣性在內,許多事情都能顯示出,無論是伴侶、親人或朋友,他們都是獨立的人,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及情感,就與你自己的屬性一樣堅固且難以動搖。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相異處會一直存在,若要堅持改變,便將招致災難。幸好,人跟人的思想不可能同步,也沒有這個必要。當你放棄改變對方,懂得欣賞對方的特質,明白親密關係的侷限性,承認造成衝突你也有份,並且欣然接受對方的妥協,你們之間纔會有真正的交流。這些事情充滿挑戰,但若能做到,不僅感情能更長久,你們也會越來越欣賞彼此,關係甚至會超越一開始就立場相同的伴侶、親戚姻親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