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玩法「津貼直減」維持主流 這幾間電商「不建議下單」

▲2017年雙11購物季期間的物流盛況。(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雙11購物節」進入倒數,多家電商平臺已公開「購物攻略」,今年玩法仍以「津貼直減」、「團隊作戰」爲主;不過在下標前可要注意,別落入「明降實漲」的購物窘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佈「電商平臺評級榜」,直指某些平臺下標前應「謹慎下單」,甚至還有「不建議下單」的數十間「有雷名單」。

根據《揚子晚報》報導,「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2018年Q3全國綜合零售電商TOP20消費評級榜》,榜單依據近十年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數據,統計數十家電商平臺用戶消費糾紛案例大數據,依據反饋率、反饋時效滿意度多項指標模型評估,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劃分爲「建議下單」、「謹慎下單」與「不建議下單」購買評級。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公佈《2018年Q3全國綜合零售電商TOP20消費評級榜》。(圖/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在榜單中,有贊、唯品會、京東蘇寧易購、我買網、拼多多、噹噹、網易嚴選、雲集等平臺,在受理、解決投訴較爲積極,用戶滿意度也較高,購買指數普遍在0.75以上,獲得「建議下單」購買評級。

謹慎下單部分上榜的,包括百聯、返利網、卷皮網國美在線、微店等5家,平臺用戶獲得的購買指數普遍在0.4至0.75期間,被列爲「謹慎下單」。

最後,閃電降價獵物、轉轉、萌店、有貨、本來生活、好樂買、E寵商城、易視眼鏡小米商城、1藥網、可得眼鏡等平臺,因多項指標普遍落後平均水平,用戶滿意度較低,列入「不建議下單」。其中有貨、易視眼鏡、小米商城、1藥網、可得眼鏡平臺反饋率、迴應時效性、用戶滿意度均爲0。

今年「雙11購物節」,京東推出27天超長大促銷,創造歷史之最;阿里與「餓了麼」一同備戰;唯品會、蘇寧等也給出一些優惠和新玩法,津貼直減依舊是主流,團隊作戰則成爲新亮點

不過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最好事先了解商品市場價,再對促銷活動進行評估「是否有實際優惠」,秒殺、讓利、贈紅包等促銷手段,容易引起衝動消費,須留意「明降實漲」的購物窘境;此外,在付出「預售定金」前也要詳細瞭解營銷活動細則,避免落入消費陷阱

《ETtoday新聞雲》11/10(六)19:35全程同步報導天貓雙11狂歡夜,提供最新最快購物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