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論壇/鍾永豐「四大面向」談臺北藝術:金曲獎接合全世界

臺北政府文化局長永豐雙城論壇文化分論壇上發表演說。(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記者楊子萱/臺北報導

2018臺北上海雙城論壇今(20)早開幕,隨後展開4場分論壇,其中,文化分論壇以「文創產業發展交流合作」爲主題進行探討。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鍾永豐在會上指出,臺北市以多元文化、自由風氣作爲特色,並從流行音樂表演藝術城市設計、文創等四大面向來進行分享。

鍾永豐就「臺北文創產業發展推動」指出,從1970年後因爲有各地農村移民到城市發展,當地開始出現各種文化運動,包括劇場運動、電影運動、流行音樂運動,還有少數族羣,如原住民運動等,讓臺北市文化發展多元的風貌。在這樣的風貌之下,臺北市也出現很多「混種、跨界藝術」,也促成了藝術節的風貌。

在下一個四年中,「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發展的重點之一。過去的劇場是對外委託製作,但現在這個劇場會運用共制」的概念,透過臺北、臺灣亞洲這三個由內而外的「共制圈」,像是「亞當計劃」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讓各國的劇作家來臺灣合作,透過生活的觀察來想像劇本

大陸有超過300張的音樂專輯在臺北發行」,鍾永豐說,「因爲這樣才能參加金曲獎」,這也代表有大量的大陸歌手想得到金曲獎的認可,「臺灣的金曲獎越來越變成是臺灣整個流行音樂接合『華人世界、亞洲、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重要平臺」,這也是未來臺灣與各個流行音樂平臺的重要合作方式。

香港歌手陳奕迅在今年的金曲獎獲得最佳男歌手。(圖/記者攝影中心攝)

「我們非常慚愧,臺北市一直沒有真正的設計產業」,鍾永豐說,一直到前臺北市長郝龍斌將「設計之都」引進。透過設計師角度來設計整個城市,包括品牌視覺交通等等,找了很多臺北設計師參與城市設計、該計劃也開設762場工作坊和論壇、開展7次國際展覽等。

▲臺北捷運設計美感激增。(圖/取自2016年臺北設計之都官網)

▲設計之都一環的臺北鄰里公園翻轉計劃,圖爲「市民鞦韆實驗基地」。(圖/取自World Design Capital Taipei 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鍾永豐指出,設計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居民參與、社區營造被納入設計的一環,「我們還邀請了傳統進來」,像是書法家董陽孜曾邀請五月天一起合作,讓臺北展現保存中華文化的一環。

除此之外,臺北松煙文創園區是帶動當代藝術創作的重要建設,包括這裡有創作者工廠風格店家等設計,不只是做通路品牌、公益推廣、社會設計,更是建立文創產業羣聚的平臺,強化文創軟實力和提升城市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