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敢死隊"——海軍反水雷蛙人海底排雷直擊

新華社大連6月25日電 題:“水下敢死隊”——海軍水雷蛙人海底排雷直擊

世雄王琢舒王晶宇

人民海軍序列中,有這樣一支神秘的“水下敢死隊”——

面對被稱爲世界性難題的反水雷作業,他們身處幽深的海底精準排雷,用生命守護祖國海疆安全。

他們,就是海軍反水雷蛙人。

近日,記者走進北部戰區海軍某海上練兵場,直擊反水雷蛙人海底排雷訓練

“接上級通知,有不明人員向我軍港投擲疑似爆炸物,上級命令我反水雷蛙人小分隊迅速前出查證處置。”反水雷蛙人中隊中隊長宋志濤發出敵情通報

蛙人小分隊迅速趕到海軍某軍港。這裡水下環境複雜,是反水雷蛙人的天然練兵場。

訓練開始後,偵察組駕駛衝鋒舟前出,機動至疑似雷區附近,負責搜索作業的蛙人張龍剛使用手持導航聲吶對雷區進行往復掃測。

方位不清、雷型不明時,我們先通過聲吶掃測,屏幕上這些亮點都有可能是水雷,需要我們下潛進一步偵察。”張龍剛說,“下水以後,水上和水下蛙人之間通過信號傳遞信息,水下蛙人之間通過手勢牽引繩傳遞信息。”

張龍剛攜帶水下導航聲吶、磁探儀儀器入水進行探測識別。

水下暗流涌動,想保持平穩做一些精細動作比較困難,近距離處置爆炸物,必須具備很強的專業技術

水裡水生生物淤泥礁石洞窟,水雷藏在某個角落隱蔽性強,不易發現。”張龍剛說,“我們在水下不斷變換探測頻率和搜索方位,對疑似目標逐個識別排除。”

經過近20分鐘的搜索,張龍剛排除了多個疑似目標後,終於在一片水草深處發現了模擬水雷。他放置好指示浮標,沿信號繩浮出水面

在旁待命獵雷組駕駛衝鋒舟機動至水雷指示浮標附近,蛙人陳旭攜帶模擬滅雷彈入水,進行爆破作業。他小心翼翼地將模擬滅雷彈固定在模擬水雷附近,隨後快速返回到水面。

“投放滅雷彈是反水雷作業裡最危險的一環。滅雷彈有幾十公斤重,抱着它在水下行進並不輕鬆。”陳旭說,“投放時,我相當於是抱着一顆炸彈靠近另一顆炸彈,壓力非常大。”

水下排雷危險係數高,每次訓練結束,官兵們都細摳處置要點和動作細節總結經驗。日復一日的體能訓練定期開展的水下爆炸物處理專題學習和不間斷的水下獵雷訓練,練就了他們過硬的技能

“我們重點圍繞蛙人潛水技術、搜索定位、水下爆破、反水雷作業、安檢清障、機動搶險等核心技能展開專攻精練。”宋志濤說,“我們也側重培養蛙人直面危險的心理素質,切實提升蛙人遂行使命任務能力,努力鍛造出綜合素質過硬的‘海上先鋒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