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漾森林災害評估出爐了 遇50年大洪水也沒問題

河岸兩道爲堅硬巖壁,20年來未有侵蝕情形。(嘉義林管處提供/張亦惠嘉縣傳真)

2020年水漾森林周邊環境空拍,原崩塌裸露面已覆育。(嘉義林管處提供/張亦惠嘉縣傳真)

爲配合行政院「向山致敬」開放山林政策,並評估水漾森林堰塞湖潛在風險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今年9月啓動水漾森林災害評估與現況追蹤,利用無人飛行載具進行地面調查與水文土砂分析等工作。調查結果指出,即使發生50年重現期洪峰,下游豐山村仍可安全無虞,喜好登山健行的遊客可放心前往。

嘉義林管處指出,水漾森林位於嘉義縣阿里山石鼓盤溪上游,成因是921大地震誘發左岸約30公頃範圍的邊坡崩塌,造成大量土石堵塞河道,形成長約400公尺,面積約6.5公頃之堰塞湖。湖中杉木高聳連天呈現夢幻倒影奇景,而有「水漾森林」美稱,是熱門的「溪阿縱走路線」重要駐紮景點

爲避免堰塞湖潰堤造成下游災害,嘉義林管處自堰塞湖形成後,即派員多次進行現勘與空勘,確認崩塌土體的構造穩固,溢流流經鞍部,對於下游豐山村安全無任何緊急或潛在性的危險存在,相關監測作業持續辦理至今。

年度嘉義林管處委託成功大學團隊協助,利用無人載具進行空拍與地形比對,根據報告分析,水漾森林湖體水量,於枯水期與豐水期間介於12至20萬噸,豐水期湖面略爲擡升,兩岸灘地溢淹而略減,但水量仍可正常宣泄,崩塌堆積的天然堰塞壩也因多年未受侵蝕而穩定。經數據模擬,即便50年一遇的大洪水,或極端異常氣候的大量降雨發生,溢流口最大流量增幅4.6%,潰壩分析也證明不會對下游6公里外的豐山村造成任何安全上的威脅

嘉義林管處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衛星影像監控,掌握現地環境變遷情形,第一時間公佈資訊民衆瞭解,也歡迎喜愛山林的遊客,造訪水漾森林挑戰自我、洗滌身心,並留意沿線安全標語,隨時關注山區降雨與水漾森林湖面的水位高度,保持在低風險地帶宿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