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1個系也硬撐

全國私校公會曾號召全臺私校代表聚集教育部前手持標語並點起蠟燭,宣稱爲私校點燈,抗議政府不重視私校教育,任由私校以廉價方式辦學,壓榨私校職員。呼籲教育部應正視高教崩壞的問題,召開高教國是會議,徹底檢討高教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圖爲大學博覽會盛況學生家長忙着收集學校相關資訊。(本報資料照片)

《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的8大重點

行政院日前通過《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退場的私校,董事會無法拿回任何校產專家表示,面對這樣的條例,不會有任何私校會主動思考退場問題,未來可能發展是,縮小規模而不停辦,以後會有許多比小學還小的大學。

根據草案,退場學校剩餘財產歸屬地方政府、或捐贈退場基金中央機關公立學校。教育部技職司楊玉惠說,私校一旦停辦,校產就要歸公,未給董事會拿回任何校產的空間

中華民國私立教育事業協會理事長中國科大校長唐彥博說,草案完全沒有看到退場誘因,私校不會輕易退場。他希望在立法過程,政府應在北、中、南召開公聽會,聽聽不同聲音,訂出的法律才能符合現實需要。

校產歸公 董事會怎肯點頭

唐彥博認爲,政府應提出可行措施,私校纔會願意停辦。譬如,私校在停辦前,應可處理閒置校產或校地,所得一部分用來資遣老師、一部分給政府,另外還有一部分(可能是10%、20%或30%)則提撥給董事會,成爲學校轉型經費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這個條例一旦完成立法,沒有任何私校會主動去思考退場問題,屆時就是等教育部公佈辦學有問題的「專案輔導學校」名單,讓他們陷入惡性循環招不到學生,再由市場機制進行自然淘汰。

招生乏力 市場機制會淘汰

不過,葛自祥認爲私校不會坐以待斃,會硬撐到底。他表示,私校不想退場,要繼續存在,在現行少子趨勢下,就是縮小規模,辦個「小而美」的學校。現在已有私立技術學院只有1個系,以後會有更多這樣的小型大學。

實踐大學前校長、大漢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陳振貴表示,草案未給退場私校任何誘因,理由應該是考量當初私校都是「捐資興學」的事實,加上民間團體反對聲浪的支撐,因此在私校退場時,辦理解散、清算,賸餘財產則需歸公,一點也不回饋私校。

陳振貴說,這個條例完成立法後,教育部執法即有法源依據,屆時會公佈專輔學校名單,可能退場的學校即無所遁形。未來各校如何因應圖存,則靠各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