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賢花山牆 火燒的富貴

文/非池藝術

「現在,魂身來到這裡……綴着火焰來離開,成爲了魂身。這把火就不曾停過,除了自己,是燒不着任何東西。總是從火焰裡面望出去,盡是一片火燒景色。是火燒的山,是火燒的海,是火燒的厝……一片火燒的榮華富貴。」─蘇育賢《花山牆

民間祭儀裡的紙紮屋、紙紮人、紙紮魂身,由蘇育賢在《花山牆》裡,演出一場「生死大戲」,並述說着紙紮屋裡的人情冷暖。今年榮獲第12屆臺新藝術獎的蘇育賢《花山牆》,細膩隱喻臺灣斷裂的殖民歷史,以及國家前途未卜的社會感受。

在民間祭儀的紙紮屋裡,有數不清的金山銀山屋宇內備有卡拉OK伴唱機,可能也有PS3、大哥大金庫保險箱,通常都還會有幾輛BMW。紙紮金童玉女奴婢丫環、鬼拆,扛屋宇的憨番,在蘇育賢的詼諧的口白下,上演一場逗人發笑又發人深省的劇碼

仔細觀看紙紮屋裡的物件,則會發現,人生活在一間紙紮屋裡,應該會感到時代錯亂漢式廟殿上有棟日治時期西式洋樓、PS3與大哥大並存,就像一代又一代人的慾望名單,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在紙紮屋裡積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