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確診醫「多練習」!醫轟「豈有此理」…嘆醫療迷思:沒有萬無一失

醫師表示,很多人認爲只要遵循SOP、掌握所有技巧就應萬無一失的觀念是錯的。(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指揮中心12日公佈2例本土案例,分別爲住院醫師護理師,醫師疑似爲新冠肺炎病患插管時染疫。而前衛生署楊志良12日晚間則在政論節目上指出,他認爲,醫師插管時,確診病患有分泌物噴出,這個醫師是不是需要多練習,但也不用責備他。不過,有醫師就砲轟,「豈有此理」,人家說不定已經練習200次了!且有時就是運氣問題,即便技術再好,結果也可能仍非你所預期

醫師姜冠宇臉書指出,有人在電視上說「是不是這個醫生(案838)要再多練習?」他怒轟「光說不練的叫我們多練習」,人家搞不好練習200次的麻醉插管了,就這次比較倒楣,被可能連安妮假人都沒插過管的人說要多練習,豈有此理。醫師強調,這樣的思考是不對的也是迷思,很多人認爲只要遵循前人擬定的SOP、應對策略都確實執行,包括插管技巧、防護裝備穿戴,還有任何侵入性處置的注意事項及技巧都有掌握到,應該就要萬無一失。

▲醫師表示,大自然很多東西是無孔不入的,即便防護的再完備,也可能還是會被病原體入侵。(圖/免費圖庫pxhere)

姜冠宇表示,只要發生感染或不理想的處置結果,一定是操作的人有問題,「這個觀念是不對的」。醫師說,方法是人想出來的,大自然很多東西是無孔不入,由不得你百分百的保證,我們只是設想直觀所能做得到的情況來預防,以降低這些事件的發生,提升整體品質,因此即便穿的再完備,都還是有可能被病原體入侵,就是可能性多少的問題而已,即使是一千分之一的機率,也還是會發生。

姜冠宇說明,同時也要考慮到,這代表病毒環境親合附着力可能還真的很強,做到密集防護下還是會發生,醫療有所謂「雙果」,爲了好的結果,會執行醫療行爲,但也承擔了壞的結果或必然風險,很多醫療成效不理想,如:開刀結果,也不能說這就一定是醫療疏失,有時就是運氣,技術再好,結果也可能仍非你所預期。

姜冠宇也說,這是醫療場域臨牀第一線才能夠體會事情,再怎麼防呆,都還是有可能不如預期的狀況,而我們所做的,就是看重整體的提升,減少責備個人,「希望這些當過長官的大人們,能牢牢記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