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監視器多死角 王鴻薇:「800支都是空殼」

議員王鴻葳臺北市新設置的800支監視器全都空殼。(圖/示意圖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內湖區先前發生國小女童命案,引發市民治安的關注,市議員王鴻薇針對市內監視器進行檢查新式監視器自102年正式啓用後,每月約故障364支,有些死角架設的監視器更是空殼,更誇張的是新裝設的800支監視器有7個月的空窗期,根本無法發揮遏阻犯罪功效

王鴻薇指出,臺北市擁有13,699支監視器,但監視器再多,還是有治安疑慮。依臺北市警察局所提供之資料,爲了「有效延伸治安觸角、蒐集犯罪事證及迴應市民期待,彌補既有監視器空隙」,臺北市又多建置了1,717支監視器,預定今年12月完工。

王鴻薇發現,新建置的1,717支監視器分數階段完工,今年4月預定完成800支監視器並完成查驗,查驗項目包含設備安裝、電力網路測通等等;也就是說,原本在今年4月,「我們就能夠有800支監視器能夠運作,讓市民免於威脅。」但她向警察局索取資料,發現原本該完成的800支監視器竟然還沒完成建置,而且警局也無法掌握廠商何時才能完成,難道「這就是警察局的做事態度嗎」?

她指出,在當初簽定的契約中,市府業者約定「於全部竣工後使用或移交」,也就是說,即便警察局在5月完成查驗,這800支監視器仍然不能使用,必須等到12月這1,717支監視器完全完成後,纔會由廠商移交給市府使用。

王鴻薇質疑說,這中間豈不是有7個月的空窗期?800支監視器形同虛設。她認爲,市民的安全很重要,既然已經通過驗收,爲什麼不讓這800支監視器發揮功能呢?當初這樣簽定契約的邏輯到底是什麼?這800支監視器的設置地點也包括國小、公園周邊,若這段期間有違法事情發生,警察局難道有辦法負起責任嗎?

王鴻薇也指出,新式監視器自102年正式啓用後,每月約故障364支,雖然廠商皆依契約規定修復,但3年的保固期即將到來,未來將該由哪一間廠商負責維護?該廠商是否有能力維修?希望警察局不要心存僥倖,應該在問題發生前進行規劃,保障人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