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收盤下跌140點!電子三雄跌逾1% 臺股失守11,400點

臺股今日早盤一度下跌超過300點。(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李瑞瑾臺北報導

臺股今(3)日開盤即重挫逾百點,早盤一度下跌超過300點、跌破11,200點。但陸股開市之後,臺股跌勢緩步收斂,並接連收復半年線與11,300點。終場收在11,354點、下跌140點或1.22%,成交量1801.68億元。

電子三雄中,臺積電(2330)以315元作收、下跌1.56%;鴻海(2317)收在82.2元、下跌1.2%;股王大立光(3008)以4700元作收、下跌2.19%。

今日盤面上仍以防疫概念股表現強勢,如不織布、清潔用品以及醫療器材等;另外面板族羣陸廠出現斷鏈,導致面板價格明顯回升,面板雙虎友達、羣創,今日表現都比大盤明顯強勢。至於弱勢族羣像是觀光航運股,因是受到疫情重大沖擊的市場,表現偏弱。

國泰證期顧問處分析師蔡明翰經理表示,今天台股走弱主要是美股上週五重挫、加上陸股今天開市導致亞股普遍受壓,臺股在開低之後相較其他亞股表現明顯弱勢,但陸股開市之後臺股並沒有持續破底,整體亞股也陸續收腳,讓加權指數留了下影線

對於政府不斷出來信心喊話,指出臺股基本面仍佳,蔡明翰認爲,整體架構看,政府說法沒錯,但這是比較中長線的看法。他指出,今年像是5G、手機等相關族羣,業績表現都算強勢,企業獲利有機會能帶動臺股往上,但短線無法避免弱勢拉回、整理狀況

蔡明翰指出,臺股在半年線附近獲得支撐,但目前疫情只有利空沒有利多,預期國際股市都還是會維持走跌格局,不過在短線重挫後跌勢會趨緩。價還是在,因此短線觀察指標就來到量的部分,量若無法有效萎縮到月均量之下,代表市場賣壓沉重。

另外,排除疫情,本週還有很多美國重量級企業財報,整體財報基本面偏向樂觀正向,但目前疫情凌駕基本面,使其他利多無法有效發酵。後續還是要到疫情擴散趨緩,纔有機會回到基本面做觀察,相關個股也纔有比較好的表現機會。短線操作還是要保守應對,中長線因基本面還是比較正向,建議投資人操作要等到後續量能縮到月均量左右之後,再做中長線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