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海龜誤食915枚硬幣險喪命 許願池真的靈驗嗎?

日前,泰國海邊小鎮的一隻25歲的海龜接受了一場大型手術,因爲誤吞下游客們灑下的硬幣竟導致其腹殼開裂。獸醫們從海龜的肚子裡取出了915枚來自全國各地的硬幣,重達5公斤,好在竭盡全力的一場救命之術終於使其倖免於難。報道稱,這些錢幣令它的腹甲破裂引致感染,面臨生命危險,獸醫經7小時手術後,纔將所有錢幣取出。海龜在手術後情況穩定,它的健康不會受到威脅。不過未來兩週內,這隻海龜只能進食流質食物。

報道消息一出來,自然引起一片譁然。一般被神化許願池裡都會飼養烏龜,不少遊客對着靈龜投幣許願,希望能夠帶來好運。可池內的龜卻大受傷害,背上不僅馱着硬幣,如果誤食下去將會面臨着生命危險。這樣的例子在國內早已司空見慣,凡是能帶來運氣,那麼拜鬼求神算也無人能阻擋?這首先應該是大家心中的有神論在作祟。

“有神論”一詞來自希臘文“theos”即“神”的意思。這種信念把神或神靈當成人格的、值得崇祀的禮拜的對象。神超越於這個世界,又關注這個世界。神可以將他的意志或意思通過某些個別的人、通過某些事蹟或事件、通過某些經典傳達給世人。我們可以把那些習慣在許願池裡祈福的善男善女們歸位有神論一列。他們對現實世界的美好期待,即便這只是個傳說,可依然堅信這畢竟是神的旨意,不頂禮膜拜兩下真是過意不去。再加上本來就從衆的中國老百姓自然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聽說現在扔錢已經不時髦了,有人直接扔自家銀行卡

不過看過了這麼多“硬幣”蜂擁而至,我們不禁捫心自問,你許過的願望真的實現了嗎?當然沒有!那麼中國人祈福爲何愛往池子裡扔錢呢?

一、西方傳說

許願池,又叫做幸福噴泉,因爲它的原名是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傳說會帶給人們幸福。這可以追溯至西方,羅馬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只要背對噴泉從肩以上拋一枚硬幣到水池裡,就有機會再次訪問羅馬。而第二個傳說則是同樣動作拋三次硬幣,第一枚找到戀人,第二枚彼此真心相愛,第三枚戀愛成功,婚後一起重返羅馬。很多旅遊者在噴泉邊排着隊往裡拋硬幣就是被這座城市迷住了的證明。而在國內,曾有相關人士說過扔硬幣是求彩頭的一個民俗,但遺憾就目前的文獻資料來看,並沒有相應的文字記錄,這項民俗的產生地域、產生時間都難以考證。

圖爲羅馬許願池,位於意大利羅馬的三條街交叉口

二、祈福消災,猛砸海龜

與春節一樣歷史悠久的,是中國人的祈願文化,古人流行自然崇拜,在此基礎上敬天敬神成爲古老的自然崇拜儀式之一。一旦有點頭疼腦熱、疑難雜症就立馬跑到寺廟燒香拜佛了,扔個硬幣就能贖罪,何樂而不爲呀。所以水池早已滿足不了中國人,在合肥公墓、北京十三陵、長沙馬王堆,丟滿了大大小小的紙幣、遊客們毫不留情地把鉛筆投向玻璃罩、動物骨架功德箱等等,佛砸的越響即代表越有誠意。

來看看最近泰國海龜吞下的915枚硬幣,我們的龜大爺氣的已經虛脫了有沒有?

三、衆星捧月、要做就要做到極致

往水池裡扔硬幣許願,不僅能祈願消災,一般還能給人一種浪漫的感受,於是各大寺廟剛好利用人們這一大特點好請君入甕。在某個節假日邀上三五好友,尤其是如膠似漆地小情侶們當然不願錯過這種形式上的祈願,俗話說心誠則靈,沒準真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呢。

這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被投滿硬幣的水池,難道是在順便緬懷死去的同胞嗎?

四、你情我願的交易式信仰

寺廟商業化甚囂塵上,只要我們的開支無憂,你需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如今寺廟裡不僅香火旺盛,甚至和尚都超越了公務員,成了最賺錢和最受尊敬的職業。寺廟裡幾乎都設有許願池這一固定功能,用於收納遊客和信徒所捐之款,不排除這些善款會用來作爲捐獻,但是這背後的利益鏈條也是不容小覷。部分佛教寺院,尤其大都市裡的重點寺院,幾乎變成了競技場。同時,這種現象不僅僅爲國內所有,世界各地也紛紛不甘落後,據說英國人一年要往水池裡扔掉300萬英鎊;美國人硬生生把把灰藍色的溫泉池子扔成了黃綠色......

五、景點過於鬆懈的監管

過多景點鬆懈的監管直接導致遊客們的爲所欲爲,過後又只能對投身於許願池的老百姓怨聲載道。由於打撈成本很大,一般景區不會安排工作人員進行處理,所以這些硬幣要麼會一直靜靜地待在池子裡,要麼就會被路人惡意撈走。

鱷魚都不放過,really確定不是在投“鱷運”?

這世界本沒有許願池,但扔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許願池。扔錢祈福不排除是一種從善的信仰,但起碼不能發展成爲某種惡劣風俗,其實人們很難區分這種有神論到底出於心理層面還是某種潮流跟風,但是另一方面對於景區環境的污染、動植物的破壞造成了一定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