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出軌】半導體實力傲視全球 日媒卻曝臺灣這點太危險

太魯閣號出軌事故現場。(圖/本報資料照)

臺灣半導體產業在政府早年大力扶持,各家企業增進技術實力客戶維持良好關係下,成爲臺灣經濟重要支柱,臺灣廠商晶圓代工市場佔率合計超過60%,甚至在今年車用半導體短缺下,各國紛紛致函臺灣政府,希望臺廠提供更多產能。不過,臺鐵在4月2日一班從樹林發車至臺東的太魯閣號遭工程車砸中,釀成50死慘劇,日媒認爲,這次重大意外,以及2016年維冠大樓倒塌、2019年南方澳大橋斷裂,顯示臺灣基建面臨重大危機。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掌握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甚至連昔日霸主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表態願意與臺積電在未來先進製程上合作,甚至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的市佔率遠超50%,包括美國、日本以及歐盟也紛紛邀請臺積電赴當地設廠或研發中心國際級大廠的表現也讓投資人稱呼臺積電爲護國神山

然而,今年清明節連續假期第一日,發生震驚全臺重大事件。這輛臺鐵太魯閣號408車次,疑似因爲停在邊坡的工程車未拉手煞車釀禍,成爲臺鐵歷年最嚴重意外,截至今(5)日下午5點,釀成50死211人輕重傷。該起重大事件也引發衆多討論,包括臺鐵已經通告進行邊坡整治連假期間暫停施工承包商未落實車輛安全措施釀禍,臺鐵未落實監工責任,以及斜坡施工當地卻沒有圍籬護欄問題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臺鐵長期處於虧損,並在2016年至2019年間,出現多達19次出軌意外,儘管民衆對於臺鐵民營化聲浪不斷,但各方既得利益者反對,使得推動臺鐵必要改革腳步停滯不前。

報導引述專家建議,臺鐵存在安全問題,在於設施與車輛老舊、基層人員嚴重不足等狀況。報導還以去年參與2018年普悠瑪號脫軌事故的臺灣大學軌道科技研究中心教授賴勇成,該案造成30人死亡悲劇,他提及臺鐵軟體出問題,安全意識也低,想要改善相當不容易。

報導也列舉近年來臺灣發生的重大事件,包括2016年2月6日臺南地震,讓維冠大樓倒塌,引發建築物是否抗震的憂慮;2018年2月8日,花蓮大地震導致統帥大飯店倒塌,主要是該建築物位在米侖斷層帶,造成多人喪命,這棟花蓮市地標也一夕間消失在民衆眼前;2019年10月1日的南方澳大橋斷裂,這座21年的港口大橋則是受到鋼纜鏽蝕才發生意外。

報導指出,臺灣半導體實力的確有目共睹,甚至連疫情控制、同婚議題等也是領先亞洲、甚至全球,但近年來重大意外所造成的人財損失,暴露臺灣基礎建設缺陷,這樣的問題在進步的民主社會是非常不合時宜,這也是臺灣經濟發展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