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7月認養率高達56% 農委會:認養收容所動物最安全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狂犬病目前疫情感染動物種類限於鼬獾和錢鼠,然而卻已傳出棄養犬隻及安樂死問題臺南政府提供資料顯示,收容中心7月收容876只,認養492只,相當於認養率高達56%;農委會2日更呼籲,尤其在現在認養動物最安全,因爲都已經施打了疫苗

農委會畜牧處表示,全臺22縣市收容中心收容量可達7000只,至8月1日爲止,收容數是6335只,在養量尚未滿,不過,各個縣市情況不同,有些縣市的確「吃緊」,其中雲林縣一直沒有收容中心,正協調地方政府解決。

對於近來在網友比對臺中市與臺南市對認養的做法大不同,畜牧處也提出解釋。畜牧處指出,臺中市2日就發佈新聞稿,澄清「希望民衆先不要到私人收容所收容」,是因爲不確定是否都施打了狂犬疫苗,而公立收容所仍會接受民衆認養;胡志強也澄清,「如果要辦認養,就一定要施打疫苗,在此非常時期,除非是提出簡易的檢疫證明,否則這種在公開場所的認養活動應該暫緩」、「暫緩山區流浪貓犬到都市認養,市府也只是勸導,不會有任何罰則」。

在臺南市方面,因推動工作犬概念已有2年,凡是認養工作犬,都可以享有免費結紮、狂犬病注射等優惠。臺南市動保處處長李朝全強調,狂犬病毒源自山區野生動物大家應該逆向思考,養更多工作犬防衛家園。臺南市政府也提供資料,顯示7月收容876只,認養492只,認養率高達56%,其中7月中到月底就有271只,8月1日只一天就認養28只。

畜牧處補充,2012年全臺公立收容所的認養率是28.7%,原預計今年提高4個百分點,到達32%多;今年1到6月全臺認養率已達43.25%,其中臺中市同期認養率達46.26%,高過全臺認養率。畜牧處也說明,狗打狂犬病疫苗必須一年打一次,如果放回原地,即無法掌握流浪犬能否持續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