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長民進黨初選進入最後階段 農漁民力挺陳亭妃

臺南龍崎楊姓筍農筍園,遭山泉噴濺流失土方陳亭妃深入山區勘查協助決改善山泉水源流向,以免續遭損失。(圖/陳亭妃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民調直拉而遭抹黑的臺南市長參選人陳亭妃,在初選已進入最後階段之際,許多農漁民主動在接下來的造勢活動中站出來力挺,讓她備感窩心

6年級行動派的陳亭妃表示,從初選開始以來,就提出「行動政府解決邊緣化」,上山下海解決農漁民困難,現在只要發生寒害等天然災損,都知道在第一時間就找陳亭妃幫忙,對於願意與農漁民站在一起的陳亭妃頻遭抹黑,農漁民都不捨併力挺。

初選以來,陳亭妃提出行動政府解決邊緣化,主要鑑於合併後各行政區缺乏資源,無法立即有效解決區內道路路燈、排水等基礎民生建設問題,行動政府將把資源下放,依分層負責、分層管理的概念,讓行政區的區長里長理事長髮現問題馬上解決問題,省去逐級上報曠日費時缺點。陳亭妃這項政策引起基層很大回響,而實際上,她在這段時間不斷以立即行動協助解決農漁民困境,更爲行動政府寫下更清楚的註解。

「我是6年級生值壯年,合併後大臺南幅員遼闊,沒有熱情體力,所有政見、政策都只是空談」陳亭妃重視親身體驗,一遍遍走過偏遠山區與海邊,發現公文旅行永遠不會看到農漁民的無奈表情無感加上距離,使的問題根源無從發掘,遑論解決,因此,陳亭妃更加深化她提出的行動政府解決邊緣化,貫徹凡事走一遭就什麼都明瞭了,而這也累積了農漁民對她的支持與肯定。

25日在新營區舉辦的溪北「團結做夥行」活動,3月3日在永康區也有一場大型活動,2月26日有一場電視政見會,都可深入瞭解陳亭妃精闢入理的市政藍圖。農漁民朋友相約力挺陳亭妃,期待這位熱情有活力北門女兒能成爲臺南市首位女性市長,以在地實作的精神,細膩地爲民衆化解難題,讓市民鄉親感受臺南自己的女兒那分溫馨與親切的施政作爲。

同時,長期在教育文化委員會的陳亭妃,一直以「教育市長」自許,希望透過完善教育制度培養出具有競爭力的下一代,進而帶動城市與國家的競爭力,2月28日上午在仁德嘉年華購物中心旁邊將舉辦一場千名兒童親子寫生活動,有幼稚園、國小、國中學生家長參加,現場音樂舞蹈饗宴,小小兵與努比人偶表演,以及原住民豐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