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香科持續夯 西港香、長興宮齊熱鬧

10日送王儀式,是全臺現存傳統王船祭典,保留古制水路人力扛王船等傳統,是各地王船祭典活動中最有看頭最吸睛地方。(李茂楓攝,臺南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蘇厝長興瘟王祭爲曾文溪流域王船信仰起源頭,迄今尚保留許多傳統的瘟王醮科儀。(範慧玲攝,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本週安定蘇厝長興宮瘟王祭活動熱鬧展開,每日夜間都有精彩節目演出,10日送王儀式,可見到目前全臺最傳統的王船科儀。另外,西港慶安臺灣第一香也進入了緊鑼密鼓階段,同樣在10日將前往位於臺南市青年路的臺灣府城隍廟進行城隍謁祖及千歲爺南巡活動。

長興宮廟方爲增加廟會氣氛,7日~9日晚上7點在廟前廣場分別邀請廈門閩南民俗藝術團及九天民俗藝術團等陣容龐大的演出,可預料將吸引衆多民衆參觀。蘇厝長興宮瘟王祭爲曾文溪流域王船信仰的起源頭,迄今尚保留許多傳統的瘟王醮科儀,其宗教文化資產價值,皆受學界肯定,實屬正統道地的瘟王醮典。王醮期間,千歲爺坐鎮王府裡面,所以每天各會首、甲首都必須穿着正式的古禮服,早、中、晚各一次到王府裡去覲朝,稱爲「祀王」。祀王有一定的程序,由房科班的傳宣人員掌控,有關擊鼓、獻供、投文領文、稟事、參謁等流程,參加的人都必須全力的配合,才能使祀王在莊嚴肅穆中順利的進行。10日送王儀式,是全臺現存最傳統的王船祭典,保留古制開水路、人力扛王船等傳統,是各地王船祭典活動中最有看頭最吸睛的地方。

西港香被譽爲臺灣第一香,2009年被評定爲國定民俗活動,爲國家級重要的無形資產。由祀奉天上聖母媽祖的西港慶安宮主辦,慶安宮三年一次的王船祭,逢醜、辰、未、戌年的三、四月間舉行,過程包括南巡謁祖、鹿耳門請媽祖、刈香繞境及王醮等,最後一天的燒王船是整個醮典的高潮。慶安宮之創建,遠溯自西元1661年,當年延平郡王鄭成功,率兵由鹿耳門北汕尾臺後部份將領順水路入西港駐紮,隨身恭請城隍境主中壇元帥,以作庇護。是以,每三年一科的西港香都會先擇一日前往臺灣府城隍廟進行城隍謁祖及千歲爺南巡活動,也算是爲西港香科揭開序幕,今年南巡日期即在本週日(10日)舉行。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王時思局長表示,臺南爲臺灣歷史文化首都,也是衆神之都,居住在這塊土地上衆多居民歷經數百年傳承下來的常民傳統文化,內容相當多元,主要多由各宮廟與常民自發性延續傳承該各民俗信仰,王局長歡迎各地遊客前來認識臺南地區道地的民俗節慶活動,推廣並保留傳承傳統文化,並共同推廣宗教觀光,遊客可規劃在地風土旅行周邊順遊景點,安排如安南區臺灣歷史博物館南科附近的樹谷生活科學館新港社地方文化館、善化胡厝寮彩繪村等順遊景點。也歡迎一起來參加集章抽好禮、打卡、上傳分享送贈品等活動,活動訊息參見臺南觀光旅遊網http://tour.tainan.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