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後山葵?阿里山Wasabi元旦走入歷史!

阿里山區的山葵元旦起將走入歷史信義鄉自忠檢查哨前,農民叫賣「臺灣最後的哇沙米」。(沈揮勝攝)

正港的山葵長這樣,日文譯英名爲Wasabi;根莖磨成粉泥,辛辣中帶有甜味,與市售的管裝糊狀仿製品口味差異。(沈揮勝攝)

信義鄉阿里山區的殘存山葵,這兩天將完成清除走入歷史。(沈揮勝攝)

山葵植株樣貌。(沈揮勝攝)

信義鄉自忠檢查哨,週末有農民拿山葵叫賣。他們說,這是「臺灣最後山葵」,元旦起不準種、不準賣,阿里山區著名的「哇沙米」正式走入歷史!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及臺大實驗證實,阿里山區的山葵全是違法佔用國土種植,31日將全數依法收回營管

不過,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特別強調,林務局樂見山葵文化持續保存,但違法佔用國有林班地實不可取!目前在1200公尺左右的低海拔地區,已經有人種植成功販售,將來臺灣還是會有Wasabi,只是要種在合法土地上,不會被禁止、更不會走入歷史。

自忠地區農民陳阿賜表示,阿里山區的山葵主要種植於林務局嘉義林管處轄內林地部分則在臺大實驗林區內,多數地處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中海拔地區也有分佈。

他說,山葵種源來自日本,引進可能已有120年,面積最多的時候約有360公頃,去年被林務局強制收回到剩下30公頃;原本清除的最後期限是2016年12月31日,但有些人葵苗纔剛種下去不久,向林管處陳情獲寬限1年;這次真的要結束了,元旦起就沒山葵了!

65歲的陳阿賜說,年輕時在信義鄉及吳鳳鄉(阿里山鄉舊稱)種山葵已40多年,最多時曾栽植3公頃多,現在收回只剩零星殘存;元旦過後「沒頭路」,大概就只能改賣豆類龍鬚菜這些山區農產。

李定忠指出,林務局對於山農佔用國有林地違法栽種的山葵,向以和緩漸進的方式處理,從步道鐵路兩側及森林遊樂區範圍內開始,公告、勸導後再逐一收回。

2009年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挑起環境議題,山葵佔用林地及水保問題受到關注,林務局全面查測違法佔種面積爲159.95公頃;2012年法務部廉政主張並強調全面收回、監察院監督並檢視執行情形

2013年《阿里山地區山葵後續處理執行計劃覈定實施,明訂2016年底需全數收回營管,但在去年最後期限前,部分農民陳情寬限1年,讓其採收最後一批,總共有138筆、30.046公頃切結還地;目前僅剩零星殘存,這兩天需全部採收清除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