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國際動畫影展4作品 強勢入圍金馬獎

八里溝作品出自中國的導演趙易之手,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臺中市府提供)

導演黃勻玹費時3年製作的偶動畫《巴特》,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臺中市府提供)

入圍金馬獎的《缺乏名字場所》,是導演徐國峰的動畫小品,從一隻流浪視角,觀察城市冷漠、快速的忙碌生活。(臺中市府提供)

學生導演鍾劭君製作的《保姆》,初試啼聲,一鳴驚人,在衆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入圍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臺中市府提供)

第53屆金馬獎入圍名單昨天公佈,「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短片競賽單元參賽作品《缺乏名字的場所》、《巴特》、《保姆》及「華人專輯」精選作品《八里溝》分別入圍最佳動畫短片 ,在五部入圍作品中,即佔4部之多,也讓臺中國際動畫影展成爲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競賽的前哨戰強勢問鼎最佳動畫短片。

50元銅板價格就能欣賞第一手的國內外精選動畫!影展主辦單位臺中市政府新聞局表示,由於許多熱門單元與影片已進入最後搶票階段影迷朋友務必把握最後機會全臺ibon售票系統購票,搶先欣賞這些精彩作品。

新聞局長卓冠廷說,「臺中國際動畫影展」即將於10月13日至21日登場,其中「臺灣動畫:寶島特產」中的競賽單元,更是目前國內優勝獎金、放映規格均爲最高的動畫競賽,不但吸引產業界優秀作品參加比賽,更有許多國內外學生佳作前來一試身手。

入圍今年競賽單元的《缺乏名字的場所》、《巴特》、《保姆》3部作品,更同時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項,可見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的動畫競賽水準之高。

其中,《缺乏名字的場所》是導演徐國峰觸動人心的動畫小品,從一隻流浪貓的視角,來觀察城市中冷漠、快速的忙碌生活,筆觸清淡卻敏銳;《巴特》則是難得一見的偶動畫,製作過程耗費導演黃勻玹長達3年時間,人物製作精細,以寄養家庭兒童的童年爲故事主題,在形式與內容上均十分感人

至於《保姆》的導演鍾劭君,目前仍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生,運用水墨效果的黑白反差,講述一個近乎好萊塢規格的動作驚悚悲喜劇,表現相當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部同時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的作品,則是「華人專輯:TIAF 特選賞析一」單元中的參展作品《八里溝》,來自中國的導演趙易,長期身處荷蘭,因此即使《八里溝》講述的是中國北方農村中盲婚啞嫁的悲慘故事,整體畫風配樂卻帶有歐洲式情調,同樣是一部使觀衆一見難忘的特別作品。

卓冠廷表示,邁入第2年的「臺中國際動畫影展」將於10月14日正式開幕,今年主題多元豐富,包括「影展大觀:當代萬花筒」、「臺灣動畫:寶島特產」、「焦點導演:盡在不言中」、「國際長片環球視覺脈動」、「逐格動畫:看見時間魅力」、「華人動畫:古典美學再現」等6大單元,網羅了當前國際動畫界長片、短片經典之作

由於許多熱門單元與影片已進入最後搶票階段,有興趣的觀衆務必把握最後機會至全臺ibon售票系統購票,特別是臺灣動畫競賽單元中,可說國內動畫界菁英傾巢而出,參賽作品水準整齊,新聞局號召大家以實際行動支持臺灣本土動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