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兩岸電商合作 廖尚文:2年內,中國市場將超越美國

東森國際董事長廖尚文今日受邀出席兩岸和平創富論壇,擔任現場與談人。(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中華店面商務發展協會理事長、東森集團董事長廖尚文今(7)日表示,目前美國雖位居電子商務年營業總額之冠,但未來2年內,中國可望超前,他更直言臺灣市場規模有限,前三大電商業者營業額不過新臺幣100億元出頭,遠低於最近、最大的市場──中國,兩岸跨境電商合作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廖尚文今日受邀出席《旺報》所主辦的「兩岸和平創富論壇」,擔任與談人並發表演說,他指出,目前網路購物佔整體零售營業額約5%,但2025年預估可成長至20%左右。其中,整個亞太區今年營業額預估爲5,678億美元,北美地區則有5,389億美元之巨,西歐地區4,182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他認爲,中國將以「全球成長最快店商市場」之姿挑戰全球最大市場──美國,「在這一、兩年內,中國就會超前。」

廖尚文也提到,世界各國跨境購物消費的趨勢正逐年上升,臺灣民衆最常跨境網路購物的國家排名,從2010年的北美、日本、中國,已演變爲現在的中國、日本、北美,顯然中國已成爲臺灣民衆最常上網購物的國家,其中,又以服飾商品爲最大宗,接下來依序纔是鞋包精品辦公用具傢俱雜貨電腦周邊。

即便如此,廖尚文仍點出當下兩岸要進行跨境電商交流的三大難題,分別是快速通關品質檢驗結匯退稅,他認爲,跨境電商需要的是「一條龍式」服務,除倉儲、保稅物流金流等基本流程外,數據也應連動海關、國家檢驗、財政三單位的電子化平臺,藉此完成多單放行、集中核銷、事後退增稅等事宜,如此一來,業者才足以應付跨境電商產品的四大特色──量少、樣多、品項雜、重時效

▲廖尚文以中華無店面商務發展協會理事長身份發表演說。(圖/記者季相儒攝)

至於中國當下最夯話題之一「一帶一路」,看在廖尚文眼中,電子商務市場也可望有一幅新藍圖,他認爲將分成4個階段演進,首先,兩岸透過鬆綁、融合,創造合作環境,其次,兩岸互相開放市場(中國業者可將臺灣當成華人指標經營,臺灣業者則提供對岸內需高端商品),下一步是邁向全球華人市場,結合娛樂文化、生活平臺,最後則是兩岸聯手,透過整合彼此優勢、各自國際資源,一起進攻全球市場。

對此,廖尚文呼籲,兩岸電商環境當下最需「法令鬆綁」,藉此解決各種實務上的問題,像是降低網路屏敝問題、解決網路糾紛、保障消費者權益及隱私、建置優質營運環境、部署高速網路、發展雲端科技、保障智慧財產權、強化網購安全等。

此外,廖尚文現場也提出加大扶植兩岸電子商務跨境合作發展、降低貨品關稅率成本、互相採認貨品質檢認證、落實快速通關檢驗監管模式、推動兩岸電商青創平臺等5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