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族:市府不守信用

臺中市BRT專用道7月8日起將改爲「優化公車專用道」,多數週邊店家對此改變反應不大,表示BRT存廢對生意沒影響,反倒BRT原本是許多通勤族省錢、省時的通勤選擇,喊「卡」後,一年免費搭乘優惠方案也隨之取消,讓許多通勤學生直呼,「市府不守信用」。

西區臺灣大道、忠明路口經營太陽餅生意20多年的林姓店家指出,爲了實施BRT,臺灣大道當時有多線公車因此停駛,居民搭車多少受影響、不便利,但對生意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爲建設BRT車道縮小慢車道空間,並取消路邊停車格,標線全變紅線

林姓店家說,車道狹窄又畫紅線,消費者因停車不便影響其購買意願,現在市府要變更BRT專用道,希望能考慮周全一次到位,建議將標線、號誌、停車等需求考量進去,纔不會一改再改。

在BRT仁愛醫院、第二市場站旁經營7年肉羹生意的吳老闆娘表示,BRT實施前,原BRT車站就是普通公車站,改成BRT之後,店內生意沒有任何改變,現在市府要再變更成公車專用道,對她來說沒差。

弘光大餐旅系二年級學生林鈺琦表示,她家住南投草屯,每週回家會從學校搭BRT到火車站轉車,車程時間40分鐘到1小時,以前搭公車到火車站需要1個半小時到2小時,8公里免費還得再付19元公車錢,若改成公車收費,10公里免費後,還得付12元左右車資,擔心可能回覆到過去,搭車花很多時間。

家住大雅的弘光科大妝品系一年級林欣宜指出,平常上課是搭公車到臺中榮總再轉BRT到學校,如果BRT改成公車計費、10公里免費,不會增加負擔,但若其他公車也開BRT車道,候車時間可能會增加,擔心會造成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