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團體呼籲行政院 人工生殖應納入多元家庭

同志團體認爲,少子女對策仍舊忽視臺灣同志家庭的存在,呼籲行政院政策應納入多元家庭。(林良齊攝)

因應少子女化危機,行政院昨天公佈「少子女化對策-建構安心懷孕友善生養環境」,其中,爲了滿足不孕夫妻生育期待,政府加碼提供不孕症治療補助,同志團體認爲,少子女化對策仍舊忽視臺灣同志家庭的存在,呼籲行政院政策應納入多元家庭。

同志團體認爲,2007年立法的《人工生殖法》,以配偶爲單位進行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讓不孕夫妻可以透過臺灣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實踐生養子女的夢想。同志社羣經歷30多年的努力後,終於在2019年迎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保障,成爲享有國家法律保障的配偶。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截至2021年1月份,締結同性婚姻的配偶共有5326對,然而也意味着5千多對的同性配偶,僅因爲相愛者是同性,就失去國家對於人工生殖技術的使用資格與相關津貼

同志團體表示,同志配偶因爲需要透過收養與另外一方所生的子女建立親子關係,實務上至少需要六至八個月,正是孩子最需要照顧的期間,因無法小孩出生後直接享有育嬰假及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必須等待繼親收養流程結束,育嬰假與津貼的配套在同志家庭也在時間上打了折扣;無血緣收養家庭困於748同婚專法限制,面臨「收養前,小孩、結婚二選一;收養後,配偶無法接續收養自己的養子女」的窘境,讓收養家庭中沒有親權家長連育嬰假與津貼都無法申請,至今實質雙親仍只能被迫單親兒童權益保障只有一半。

同志團體呼籲,應儘速修正《人工生殖法》,開放女同志配偶合法人工生殖,研議代孕政策時納入同志需求及經驗,實踐生育平等、修正同婚專法未竟之處,讓同志可以共同收養子女,保障被收養兒童權益、全面檢視國家家庭及人口政策,讓同志與異性戀家庭沒有落差。

同志團體說,未來一週,將會募集全臺同志團體聯署,完成後公佈連署,並送交行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