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聽風的歌~濱田英明在透明公園

圖、文/Vogue1979年,濱田英明2歲翻到這一頁,於是大家開始說自己那時候是幾歲(笑),許多都還沒出生呢~這本村上春樹的第一本著作,聽風的歌,攝影師濱田英明說是啓蒙自己創作的一本書。在尋找自己想做什麼、想拍什麼、怎麼拍的過程,也與村上春樹當時尋找自己寫作風格的過程相似。村上春樹曾說起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試過各種寫法,怎麼寫都不對,後來,是先用英文寫好,自己從英文翻譯日文的寫法,才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

濱田說,自己也是這樣,要找出屬於自己的攝影風格的過程,也是試煉過多種方式...透明公園位在臺北民生社區老房子巷內,巨大高聳樹間白色空間玄關掛着這次展覽的主視覺海報與Zine都是由聶永真設計整體視覺與空間的設計都十分令我向往,像是進入了一個魔術方塊的內部。在同一個次元理,用新比例進入老房子,或漂浮、或切割、或屏風、或光影,改變了人與空間的關係導光與視覺的走向,很純淨、也很直接。

展出共29幅攝影作品,其中有一張是在臺北拍攝的。有來過臺北的人便知道這是什麼吧...但是它不是...它是晴空塔 XD

三年裡,走了五個國家,帶着相機捕捉當下瞬間的感動,濱田英明的攝影風格受到村上春樹第一本書的啓發,首展意象,便是獻給「聽風的歌」村上春樹的第一本書...「如果能讓你在看到照片時,有屬於自己的想像,這就是我想要攝影的原因與攝影帶給我的感動。」濱田說起自己在創作時,自己與攝影的關係,許多時候會用到「感動」這個詞,以及「瞬間」。作品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海。「的確在這幾年我跑了許多的島與海邊,自己也是在靠近海邊的地方出生的,當在看海的時候,波浪是極吸引我的,沒有一個波會長的一樣,每個瞬間都有不同的變化。」我好奇,因爲許多作品都是瞬間,濱田是長時間的在同一個地點拍攝,還是走走逛逛一直不停的拍攝。也好奇,曾在花蓮的海邊工作,他在花蓮的海邊所聽到的風的歌。「每一張照片的確都是瞬間拍攝的,在那個當下,每個人會拍下的照片都會不同,你會感覺到你所感覺的溫度溼度等等的,而我拍下的就是我當時全部的感受,凝聚在相片裡。花蓮的海,很特別,明明你就看到海在眼前,但是海浪拍打的聲音,卻是從四面八方而來,像是從很遙遠的地方傳來,聲音卻又高響巨大。」如果,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是從「1970年的夏,那天的風...」開始,你的「聽風的歌」的展覽,會從這本書的哪句話開始呢?(完整文章請看VOGUE.com)

※圖片+文字:Vogue 風格達人-jilJil Wu Artiste是我們一起在美麗世界工作的團隊,藝起來吧!【 封面 濱田英明「聽風的歌」展場「透明公園」】 facebook.com/jilwu.art jilwu.com

延伸閱讀聽風的歌~濱田英明在透明公園回顧經典香奈兒Mademoiselle Prive展覽倫敦盛大登場Louis Vuitton Travel Book路易威登遊記推出第二彈,以畫筆重現威尼斯和越南美景※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