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市場開局平穩 內在韌性增強

“1月份,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收支順差55億美元,市場預期基本平穩,外匯交易理性有序。”2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2024年1月份外匯收支形勢答記者問時說。

202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延續平穩走勢,助力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總體均衡。專家認爲,考慮到中國經濟回穩向好,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人民幣匯率有望保持基本穩定;宏觀政策逐步落地顯效,有望提振人民幣資產表現。

交易理性有序

外匯局數據顯示,1月份,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收支順差55億美元,市場預期基本平穩,外匯交易理性有序。其中,貨物貿易項下跨境資金淨流入規模環比和同比分別增長7%和10%,繼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作用;外資淨增持境內債券270億美元,相關資金淨流入規模保持在歷史高位。

外匯交易理性有序,也在人民幣匯率上得以體現。龍年開市首周,“穩”成爲人民幣匯率最顯著的特徵。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16時30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1984元,周跌幅僅57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表現則更爲亮眼,在龍年開市前三個交易日實現三連漲;截至記者發稿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2110元,周漲0.02%。

拉長時間看,2024年以來,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穩中有升。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月9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9.31,較2023年年末漲1.89;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爲104.42,較2023年年末漲2.00;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爲94.21,較2023年年末漲0.98。

興業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段超表示,2023年11月以來,隨着外部加息週期見頂愈加明確、國內經濟持續恢復,人民幣匯率承壓態勢逐步緩解。

談及支撐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因素,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日前表示,我國經濟具有良好穩固的基本面,保持長期向好的總體趨勢,是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重要基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報告中預計,中國2024年和2025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爲4.6%和4.1%,相較於2023年10月的預測,中國2024年經濟增速預測值調高了0.4個百分點。

國際收支結構穩健

展望2024年,專家認爲,隨着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同時在美聯儲降息方向確定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也會得到支撐。

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晉斌分析,當前中美貨幣政策深度錯位,但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得到緩解;中國經濟增速預期要好於美國經濟增速預期;中國貿易順差總量依然保持在相對高位;2024年美元相對強勢,但可能不及2023年;2024年中國高水平開放進入新階段,將採取更高質量、更大力度吸引外資來華展業興業。

在此基礎上,王晉斌認爲,2024年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運行,在雙向波動中全年或呈現小幅度升值。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爲,2024年,中美兩國之間圍繞貨幣政策、增長路徑、物價水平、國際收支等方面的相對變化將進一步推動美元走弱和人民幣走強。預計2024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6.8至7.1區間內雙向波動、基本穩定的可能性較大。2024年下半年,隨着美聯儲降息週期確立和中國經濟進一步回穩向好,人民幣匯率將在總體穩定的基礎上保持升值態勢,年底前匯率區間或進一步上移。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經濟向好趨勢未變,財政和貨幣政策綜合施策效應逐步顯效,有望提振人民幣資產表現。

“未來我國外匯市場有基礎、有條件繼續保持平穩運行。”王春英表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將不斷鞏固和增強,基本面對外匯市場的支撐作用依然堅實;我國國際收支結構穩健,外匯市場內在韌性增強,有利於應對外部衝擊;同時,隨着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逐步調整、國際金融市場條件邊際好轉,相關外溢影響將有所減輕。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