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品牌搶市 陸新能源車大洗牌

3月5日,在瑞士日內瓦國際車展,北汽新能源推出的高端品牌arcfox。(新華社

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表示,如今外資品牌、大陸新造車企業及大陸自主品牌都在做電動車,競爭市場已經從藍海紅海,加上補貼退坡,未來幾年將是殘酷淘汰賽,甚至可能提前到來,大陸自主品牌車企面臨極大壓力

陸媒《第一財經報導,連慶鋒表示,大陸自主汽車品牌在先發優勢前期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佔比,但在覈心技術方面仍存在不足,加上補貼退坡等因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補貼退坡也正在倒逼企業進行升級低端產品將面臨淘汰,自主品牌車企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近年來,不少合資車企開始發力新能源汽車,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公佈新能源汽車計劃的多數合資品牌,超過20款新能源汽車將在今年上市,其中就包括「一汽大衆」、「上汽大衆」、「上汽通用」等合資企業,且特斯拉正在推進大陸國產化,不少車型也開啓降價模式,這對正處於品牌向上階段的自主車企來說是一大挑戰

不過,連慶鋒認爲「壓力肯定會有,不同階段有不同壓力。」,但這種壓力帶來的不是摧毀性的打擊,而是會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升級,這種競爭能讓企業快速脫穎而出,經過三年時間,這些品牌就能沉澱出來,而豪華車品牌的技術、品牌及體系等優勢就不一定能轉換到電動車領域,未來一定會有一批大陸自主品牌成爲世界級企業。

例如,北汽新能源就在加速調整產品結構,根據市場發展趨勢進行升級,不久前,北汽新能源發表了高端品牌ARCFOX,其第一批量產車將於2020年在北汽新能源與麥格納合資的江蘇鎮江工廠完成生產預計未來ARCFOX品牌在公司的佔比將達三分之一。

在連慶鋒看來,在新能源車領域的賽道里,新能源車企對品牌的塑造及升級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車企要向上必須紮實改變,第一,是靠技術支撐;第二,是差異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