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賴清德要和平保臺或戰爭保臺

社評

賴清德過境紐約對僑胞發表演講,強調「臺灣安全,世界就安全;臺海和平,世界就和平」,把臺灣安全與世界安全掛鉤,凸顯臺灣安全的重要。國家安全至關重大,但由他所發表的談話可以理解,他尋求臺海安全的策略並非放棄臺獨,而是積極備戰,企圖用嚇阻戰爭方式抗拒大陸和統目標,這不是「和平保臺」,而是「戰爭保臺」,臺灣不會因而更安全。

不棄獨不可能有和平

賴清德爲獲取美國信任,一再修正「務實臺獨工作者」的意涵,並強調「和平保臺」。他說要「和平保臺」,卻主張以備戰嚇阻大陸攻臺,說「一中」只會帶來戰爭,堅持蔡英文「兩岸互不隸屬」的論調,這些都是「戰爭保臺」的想法,達不到「和平保臺」的目的。

成爲民進黨側翼的遠景基金會,不斷與日本政客聯手宣揚「戰爭論」,想把日本拉進臺海戰場。稍早跟日本戰略論壇合辦臺海兵棋推演,認定臺日缺少戰時溝通機制,主張強化雙方共同抗中意志。日前更邀請日本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來臺宣揚「嚇阻論」,企圖把臺日關係一起放進絞肉機,讓臺灣變成日本軍國主義的炮灰。

麻生太郎在臺的演說,針對臺海安全形勢表示,維護和平不能光說不練,俄烏戰爭經驗顯示,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事件,也可能在印太地區發生,避免戰爭之道在建立嚇阻。麻生太郎認爲嚇阻能力由三個部分所組成,包括:一、要有實際軍備的嚇阻能力;二、要有執行力,亦即人民認同的動武意志;第三點,最關鍵的是要把有嚇阻能力的事實,讓對手充分了解。他還表示「對日本而言,確保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是攸關生死存亡的課題」。因此,麻生再三強調「臺灣、日本、美國必須覺醒,發揮強大嚇阻能力」,要向大陸傳達出「不惜動武維護臺海穩定安全的明確意志」。

麻生的「嚇阻論」不是軍國主義的化身,又是什麼?不惜動武抗中的意志,不只違反日本的和平憲法,也背離賴清德和平保臺的路線,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也沒有要和大陸動武的想法,遠景基金會卻拿國家預算,邀請日本右翼政客來臺宣揚軍國主義,是跟賴清德唱雙簧嗎?

不該邀麻生倡議戰爭

民進黨人根深柢固相信,不反中就沒有選票,從1996年臺灣首次直選總統以來,「戰爭論」是民進黨勝選的不二法門,尤其2020年藉香港反送中運動創造出「亡國感」,一舉讓蔡英文獲得817萬張選票,成爲史上最高票總統。如今賴清德在藍白內亂中民調保持第一,卻無法突破4成的門檻,民進黨憂心藍白若整合成功,賴清德可能慘遭滑鐵盧。

特別是,這次賴清德過境美國,美國在大陸的壓力下,沒有給賴清德太高的接待規格,對賴清德選情恐難以加分,因此早先側翼組織找來日本右翼政客,來臺宣揚「戰爭保臺」,以補足賴清德不敢說出的「戰爭論」。

只是,宣揚「戰爭保臺」能否爲賴清德加分,這恐怕是迷思。畢竟臺灣民意7成以上希望兩岸和平交往,想以戰爭達成臺獨目的者,應該只是不超過3%的急獨主義者,所以這次選舉三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都高喊和平,和平成爲這次總統大選的主旋律。

不僅三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高喊和平,大陸被認爲對臺鷹派的前國臺辦副主任王在希,在大陸電視座談節目中,也呼籲三位總統參選人應與北京創造和平,訪美只會增加戰爭風險。兩岸和平的希望在大陸,想要達到「和平保臺」的目的,總統參選人訪問大陸,應該比到美國接受「面試」更具成效。

賴清德在美國表態「臺灣安全、世界就安全」,反倒透露他只有「戰爭保臺」的意圖,而沒有「和平保臺」的用心。賴清德與其空談和平,不如多做一些有助兩岸和平的功課,纔是消弭「疑賴論」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