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景區變"照騙" 盛名之下的野蠻生長

位於湖南省臨武縣的滴水源景區前不久推出了一個名爲“天空之境”的體驗項目,項目正式開放前,景區宣稱此項目是斥巨資打造的、國內首創景點,其官方宣傳語爲:“臨武滴水源景區天空之鏡,集山水風光、休閒娛樂、民俗體驗於一體,浦江第一座‘9D天空之鏡’。”還配有如影樓寫真一般唯美的宣傳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所謂的“天空之鏡”,僅僅只是將十幾平米的鏡子鋪在地上,且佈滿了腳印,與宣傳圖片對比反差巨大。不久後,此項目便被拆除了。

虛假網紅景點的野蠻生長

以爲滴水源景區的這個“天空之境”只是個例,那你錯了。僅僅在今年5月,全國就有30多家景點打出“天空之鏡”的宣傳語,南寧、天津、溫州、嶗山、西安、大連、安吉、荊州、咸寧、徐州、常州、上海、孝感、九江、贛州等地均有近似宣傳。除了“天空之境”,對於網紅景點的打造,各個目的地也是“不遺餘力”,但是呈現的效果也多數讓人大跌眼鏡。

位於成都車程2小時的幹海子,一直是社交平臺上的網紅景區,但是實事真的如此嗎?據某社交平臺網友爆料,幹海子的風景主要是依靠後期修圖,實際情況和網絡傳播的截然不同,草地的覆蓋率並沒有圖片上的飽滿,山地裡的湖泊也不是湛藍色,遠處的村落住宅也都是多在灰霧中。

廣州的六片山景區,也遭到了網絡上的吐槽,原本小清醒的湖水風景,真實情況卻大相徑庭。去過的網友表達,這個景區的真實面貌不僅與網上傳播的相差甚遠,並且山上還有很多垃圾,更嚴重的是,山邊並沒有完善的安全措施,人流比較多的時候,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問題。

多次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還被印在了《中國國家地理》“中國美色·上”系列明信片中的福建寧德的楊家溪的“榕樹公園”,也沒有逃過被過度包裝的命運。原圖中唯美的意境吸引了大波遊客,可氤氳晨霧不是一直都有的,爲了讓景區一直保持這種“霧化”的效果,保持田園氣息,景區專門安排人負責點燃乾草扇動煙霧,讓老漢牽着牛一遍遍地走來走去,讓“仙氣”盡失。

野蠻生長背後的驅動力

衆所周知,一個規範性景區的成功開發,不僅要仰仗於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一個長期且系統的推廣規劃尤爲重要,而這些不僅僅需要時間的沉澱還要有一定經驗的積累。對於那些資源獨特性並不佔很大優勢的目的地,選擇“網紅”作爲賣點,便成爲了他們快速營銷的選擇。

互聯網流量紅利。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發展打破了傳統的旅遊營銷模式。網紅經濟本身就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網紅景區通過互聯網傳播,運用短視頻和直播等多種媒體便能迅速打響知名度,從而用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路徑抵達最多的目標客戶。在許多旅遊目的地已經嚐到流量帶來的巨大紅利背景下,繼而以“網紅”標籤爲傲。於是,打造或者複製“網紅”項目,成爲無數後來者的目標和行動,甚至打造“網紅”景區也被寫到一些地方的旅遊整體規劃中。

滿足旅遊者心理需求。與“網紅景區”相對應的便是“打卡”,而這種“打卡”的形式,是旅遊者從重性心理及展示性心理的體現。很多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來源於其他人的旅遊分享,尤其是對於沒有強烈體驗需求的遊客而言,吃別人推薦過的餐廳,買別人買過的牌子,打卡別人走過的地方,成爲了他們自己旅遊的主要規劃。而在社交媒體逐漸發達的當下,“展示自己的旅遊成果”也成了很多人旅遊體驗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越是能被快速直接展示出來刺激觀感神經的目的地,越受到歡迎,網紅景點便成了最好的選擇。

投入少、建造且回報快。據業內人士對媒體爆料,類似這種“天空之鏡”打造起來非常簡單,少則三五萬元就能做出一個100平米的鏡子舞臺。景區和項目方一般是分成制的,景區出資,項目方負責建造,景區以“天空之鏡”爲噱頭引流,獲得的門票收入雙方五五分成。“一個景區一天的門票收入是70萬的話,就能分走35萬。”——這就是打造“網紅”景點的本質所在。對於景區來說,這看起來是一個能夠快速獲得“流量”又穩賺不賠的簡單項目。只需在本地的生活號上做一些推送,“網紅”的名號自然會吸引一些遊客前來打卡。

堅守宣傳底線 打好“網紅景區”這張牌

就當下,互聯網和自媒體的迅速發展,爲很多景區帶來了推廣的便利,然而,快速發展的“網紅”景區,質量參差不齊,一些“網紅”景區讓遊客慕名而來、失望而歸。有的“網紅”景區在圖片和視頻裡看起來很美,其實是經過刻意包裝,嚴重失實;有的“網紅”景區過度宣傳,拿還在規劃中的遊覽項目吸引遊客,實際並沒有相應服務……如此種種體驗,讓“網紅”景區的口碑大打折扣。

景區誇大宣傳事件屢禁不止的現象,在很大的程度上侵害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嚴重的甚至構成欺詐,違反了《廣告法》和《旅遊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旅遊研究院院長鄧愛民教授表示,過度的包裝宣傳只會使旅遊景區受損。真實性是保證旅遊體驗的一個重要原則,在保證真實性的基礎上,做一些適當包裝對於旅遊景區發展是有利的。但一定要把握好適度性,從遊客的角度入手,將宣傳與包裝的適度性同遊客的期望特徵與認知水平結合起來。如果宣傳包裝得越好越精美,遊客對於景區的期望就越高,實際中只要有一點與遊客想象上有出入,遊客都會不同程度上認爲旅遊景區存在虛假宣傳。現在的旅遊消費者對於旅遊產品都有一定的認識與判斷能力,對一些低級產品實在沒有必要做過度的包裝宣傳給遊客塑造過高的期望,畢竟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誠信、真實是旅遊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代表着旅遊景區的經營態度與形象,如果爲了眼前利益不惜犧牲長期建立起來的旅遊形象而誇大宣傳,這不僅不利於景區疫情後的恢復,而且還對景區未來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景區提供的體驗服務也應要保證質量,而不是一味追求快速實現收益。網紅景點同樣不能忽視對硬件設施及服務的要求,避免出現遊客實際遊玩體驗與網絡平臺中呈現的出現較大差異,而造成巨大心理落差。除此之外,想成爲更具影響力的景區,就應該提供更爲個性化的旅遊體驗。網紅經濟根植於內容產業,特色產品以及有文化含量的產品只有具備傳播高附加值文化底蘊,才能維持旺盛長久生命力。否則,刻意打造並無豐富內容的景區景點,很快就會因爲遊客、粉絲的失望,成爲曇花一現的敗筆

各位朋友們,在你們的旅遊中是否也遇到過讓你覺得名不副實的旅遊景點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