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鵬/「有貓就給贊!」 爲防鼠患 臺灣潛艦能否有「喵星人」艦長?

▲今天作者要談的故事是潛艦上的「貓鼠角力戰」,但不是「湯姆貓」與「傑利鼠」。(圖/WarnerMedia提供)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現爲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

今天個人想來討論個有關潛艦輕鬆有趣卻也很重要的話題!就是「潛艦上需要養貓?」

因爲有臉書的網友,指出前蘇聯潛艦上都會養貓,並視爲各潛艦的唯一「吉祥物」,給予非常的良好待遇,至於如今俄羅斯似乎也仍然爲此這樣傳統;其實這個強國人的海軍,並不僅是潛艦養貓,水面作戰艦甚至航空母艦都會養貓(至少一隻),更持續維持這樣的海軍特殊傳統文化,而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如英國或美國的作戰艦上,也曾因爲需求而養貓。

▲俄羅斯海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上養的橘貓。(圖/鷹之翼-軍事

但是不論如何,養貓的主要原因都是防範「鼠患」,也就是「清除或抓光艦上的老鼠」;那問題是臺灣海軍潛艦是否也有養貓嗎?有必要養貓嗎?

軍艦養貓的歷史與現況

追溯艦船上養貓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過去在帆船時代,最大的威脅除了敵人、海上的颱風(或是強風暴雷雨)就當屬「老鼠」了,它會啃食船體造成結構破壞、任意糟蹋船上食物(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滋生細菌引起傳染病等;軍艦養貓主要目的除了抓老鼠,也可成爲船員們的身心療愈寵物,於是軍艦上養貓逐漸成爲西方海軍的傳統文化保留至今。

▲俄羅斯海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上養的橘貓。(圖/鷹之翼-軍事)

直到1975年老牌的海權國家英國海軍,才基於衛生等因素禁止在艦上養貓;但目前似乎世界上如美國、俄羅斯等國海軍,仍然准許在艦上養貓,連俄羅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空母艦上,也可以看到艦貓在飛行甲板上閒晃,成爲西方國家海軍的有趣傳統。

▲在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空母艦閒晃的貓。(圖/鷹之翼-軍事)

俄羅斯海軍曾經有一隻橘貓於2016年10月15日隨「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遠征敘利亞,在艦上生活了近4個月航程達1.8萬海里,是俄羅斯海軍有史以來,隨艦遠征最長紀錄的艦貓。

現代全世界艦船停泊必備「防鼠器」

現代的船艦要對付老鼠有很多種方式,如投放鼠藥、鼠夾、鼠板等器具,不過這些都不是很好的方法,原因老鼠會死在艦船上,容易在發現時就已經發臭腐壞孳生病菌;目前全世界最通用且有效的辦法,卻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工具,叫做「防鼠板」(或稱擋鼠板,rat guard)。

▲防鼠板的結構設計、概念和使用方式。(圖/網路截圖)

由於老鼠會登上艦船的主要途徑,就是在艦船靠岸停泊碼頭時,順着連接碼頭與船隻的纜繩,趁着暗夜無人警覺的情況下偷偷登上艦船;因此防鼠板就依據這樣的原理設計一個像倒錐形或是垂直面的盾牌型擋板,讓老鼠很難輕易越過;更有趣的是,各艦船(特別是軍艦)大多會在防鼠板正面,彩繪畫上各式各樣「貓的圖騰」,藉此在視覺上恐嚇想偷溜上船的老鼠。

臺灣潛艦曾因老鼠引發失火意外

以個人親身經驗爲例,臺灣海軍「茄比級」(GuppyⅡ)潛艦其中的一艘,就曾經因爲一隻老鼠引發失火意外,造成若干的損傷。

▲茄比級海獅潛艦舷號791。(圖/記者呂佳賢攝)

某一日該潛艦於高雄左營基地泊港整備,當天晚上執行例行性保養充電時,一隻早已偷偷登上藏匿在潛艦的老鼠,或因爲成長磨牙,意外咬破位於指揮塔下方的主電纜(直徑約一寸粗),老鼠當場遭電死,卻引發冒煙起火,瞬時濃煙開始瀰漫整個艙間

最糟糕的是,當是充電階段正進入「飽和產氣」階段,也就是因爲大量電流進入電瓶,電瓶處於大量產生氫氣的階段,任何一點火星或是氫氣聚集濃度超標,都會引發潛艦嚴重爆炸;所幸艙間值勤的士官兵及時發現,立即發佈失火警報,也正巧副艦長登艦視察中,全艦在副艦長的指揮與領導下,依照過去反覆訓練的標準作業程序(SOP)因應:停止充電、隔離失火艙間,切斷主電纜電源、加大電瓶艙通風流量、人員進行滅火、然後找出失火原因、避免復燃等等措施。

最後,在此主電纜線找出一具已經約15公分燒焦的老鼠屍體,不過造成潛艦上的一陣驚險不在話下!事後,爲了更換這條受損的主電纜,除了要暫停執行任何任務並泊港二週進行維修之外,還要另花費近百萬元臺幣採購新電纜,可見老鼠對潛艦危害之大!

安平港德陽艦(DDG-925)的擋鼠板簡介。(圖/網路截圖)

至於老鼠是怎麼溜上潛艦的,因爲潛艦各條纜繩也都嚴格規定必須使用防鼠板!

經過事後的分析研判,只有二種可能,一則是潛艦是泊港時連結岸置電力供氣設施的電纜或管線,因爲未特別訂製增設防鼠板,因此可能形成漏洞,二則是潛艦補充糧食時,老鼠已經躲藏在內跟着登上潛艦。

▲擋鼠板實際的效用。(圖/網路截圖)

對此,潛艦後續都進行檢討並修正作爲,除依據岸置電力與供氣設施的電纜或管線大小,增訂特殊尺寸的防鼠板外,並於潛艦補給糧食時,必須將所有登艦補給品,於岸上一一打開拆零分散檢查無誤之後,再裝入特製鋼桶中吊放入潛艦。

▲在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元帥」航空母艦上蹓達的艦貓。另外,貓奴們醒醒!臺灣海軍禁止在艦上養貓。(圖/中廣新聞網)

臺灣海軍基於衛生和防疫考量,也由於航行任務的期程通常很短,即使是每年例行的敦睦支隊遠航,也不超過3個月;並且現代化的裝備多爲「按鈕、按鍵或觸控式熒幕」,貓極容易因爲行動、跳躍或好奇而誤觸,這將會產生意外不可預料的災害;因此並沒有這樣特殊的海軍文化傳統,臺灣海軍禁止在艦上養貓,當然潛艦規定更爲嚴格亦是如此!

(作者爲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劃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劃督導官,現爲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着有《解析臺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熱門點閱》

► 1.9兆紓困案翁達瑞/美國政府「劫富濟貧」 我不領補助金

► ET民調遊士儀/臺灣防疫名列前茅 別讓疫苗落後變成經濟掉隊

► 軍事家/中國在阿富汗境內情報活動受挫—大國角力下的阿富汗賽局

► 陳清河/如何讓讀者認同媒體?營造客戶主動參與「數位敘事」是好方法!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