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缺電、限電不可避免 李敏:蔡政府能源政策失敗

興達電廠跳機昨(13)日全臺分區停電,高雄興達電廠(圖)4部機組跳電,影響約160萬瓩電力,臺電緊急進行分區輪流限電。(本報資料照)

〈108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出爐,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長李敏表示,這份報告是「在交差呼弄民衆」,蔡政府能源轉型政策已經徹底失敗,更表明未來幾年,缺電與限電已經不可避免。

李敏直言:「在非核家園枷鎖下,再能幹幕僚也掰不出滿足電力需求的說帖來,反正是在交差呼弄民衆,與其下半年還要痛苦一次,乾脆買一送一,將民國109年的資料就寫在一起了。」

李敏提到,供需報告的重點就是估算需要多少電、電從哪裡來,包括髮電設施夠不夠、要興建那一種發電設施、各類型發電設施的供電量、發電的燃料供應是否有問題,以及備用容量是否足夠等數據

李敏回顧過去幾年報告資料,107年報告預估114年的發電總量是2774億度,108年預估是3132億度,今年的報告提到109 年全年全國用電成長 2.5%,遠高於近10年平均,「完全不敢說114年預期發電總量」。

「神奇的是,爲了呈現備用容量率,報告中有列出年度尖峰附載』的估計值,如果可以估計此數據,一定可以估計總髮電量,爲什麼不敢列出來?」李敏直指,107年與108年報告都有一個總表,列出各年度規畫燃煤燃氣核能、再生能源發電量。「打開今年的報告,這個表格不見了!爲什麼不敢列出來?」數字列出來,纔可一目瞭然,知道燃煤發電總量是不是有減少,知道液態天然氣進口設施的容量是否足夠,知道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是否達到20%。

李敏提到,蔡英文能源轉型重點是發展再生能源與燃氣發電,取代核能與燃煤。報告數據顯示,109年風力發電裝置容量85萬瓩,爲114年目標值 690萬瓩的12.3%;109年太陽能光電的裝置容量爲582萬瓩,爲目標值的30%。「即使114年真的能達標,這些設施發的電夠提供臺灣民國114年20%的電力嗎?」

李敏認爲,報告明確列出各類型發電設施的興建與淘汰,除再生能源外都是燃氣電廠,與以前報告比對,總量沒有太大的差異臺電公司規畫中的協和新二與通霄三部燃氣機組共520萬瓩沒有列進去,但多了490萬瓩的新增燃氣機組,文章中指出其中的100萬瓩是民營燃氣電廠。

李敏提到,燃氣電廠最大的問題是燃料的供應,政府剛剛宣佈要將三接外推455公尺,因此延後2年半供氣。目前天然氣接收站已經超載至108%,而今年與明年接收站的供氣量是不會增加的。

李敏直說,臺灣電力系統已經一步步邁向災難,如果不迴歸專業,脫離泥沼時間會遙遙無期,8/28日公投是轉變的契機,呼籲民衆,請依照符合科學的認知,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