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心綠能資源計劃僅能求助臺電!Google:會再溝通

記者洪聖壹臺北報導

在 Google 彰化資料中心成立將近一年之際,Google 全球資料中心副總裁 Joe Kava 特別在訪臺期間,向臺灣媒體宣佈目前臺灣資料中心的使用進度、投資開發計劃,尤其針對綠能源使用上,做了許多層面的說明,在這當中,我們似乎也看到一些臺灣綠能使用的危機與轉機

針對臺灣資料中心的進度上面,Google 全球資料中心副總裁 Joe Kava 表示,Google 全球資料中心營運包括工程管理、設備管理、資料傳送、環境健康與安全、永續管理等項目,位在臺灣彰化的資料中心,於去年(2013)12 月宣佈啓用之後,又將投資金額提升到 6 億美元,在過去一年以來,Google 特別着重在回饋在地社羣,包括向是先前上線兒少網路安全計劃,在地校園推廣計劃等等,協助並改善了兒少網路使用安全以及線上學習數位化的實施。

而且在人才招募方面,Google 也找來了對營運資料中心相當有經驗的 Randall First 出任 Google 亞太區硬體管理部資深總監,針對臺灣、新加坡等亞太區資料中心的整體營運。原則上希望就近找來資料中心相關人才,但也不排除擴大搜尋範圍,尋找 IT、機電相關、資安、環保等相關人才。

不過針對當前全球各地相當重視的綠能源議題,在臺灣其實有相對上的困境

Joe Kava 表示,Google 全球資料中心現今有 35% 的用電來自再生能源,也持續向鄰近的電廠購買綠能源,並針對再生能源方面,承諾投入 15 億美元的資金,預計可再生產 2.5 GW 的電力,這項投資案包括了全球最大的風力太陽能發電塔。像是在美國與歐洲,Google 也已經簽訂風力能源的購買契約,供應兩地資料中心超過 1GW 的再生能源。

然而在臺灣方面,位在彰化的 Google 臺灣資料中心附近,雖然有豐沛的太陽能、水力與風力發電資源,但是由於政府法規的規範,Google 臺灣僅能處於被動的向臺電購電。

對此,Joe Kava 迴應表示,無論是資料中心設計,或是當地合作伙伴,Google 都會找到很有創意的解決方案,確實依照在臺灣現有法令,這些再生能源解決方案都還是不可行的,只能配合臺電去解決使用電力的問題。然而事實上 Google 仍一直不斷跟工業局、臺電等公部門溝通,尋找更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像是比照在美國東岸,跟當地發電廠配合,協同合作再生能源的建設,並以購買再生能源的方式,來促進綠能源的發展。

除了與外界合作,Google 也針對軟體應用程式做足功夫,Joe Kava 表示,其實 Google 在設計像是 Gmail、Hangouts 這些應用軟體之初,就遵從創辦人 Larry Page 的想法,要把軟體應用程式做到快速、優雅、跟簡單。如此一來,資料處理的時間就會相對變短,就能進一步達到節能效果。

事實上這個概念,Google 能源與永續經營總監 Rick Needham 在 Google I/O 2014 期間,面對《ETtoday 東森新聞雲》等臺灣媒體採訪時也提到:「我們設計了比較重要的雲端應用內容,藉此增加綠能源,包括伺服器、支援內容,進一步節省軟體運算、資訊搜尋的時間,用更智慧化的管理來解決能源耗損問題。」Rick Needham 透露,Google 把像是 Gmail 等 Apps 移到雲端,其實可以減少超過 87% 的 IT 耗費的能源,這些節省下來的能源足夠支持 LA 使用超過 1 年的用電量

根據 Rick Needham 所說,爲了達到有效率的節能,Google 做了四件事,讓整個世界變得更乾淨,包括有效率資料中心的建置、投入可再生能源、投入創新的綠能源開發計劃、並持續推廣有效率的 Google 軟件。

像是在資料中心方面,Google 針對建設減少碳排放的裝置並投資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乾淨能源),整體預算已經超過 10 億美元。在硬體建設方面也都做到 LEED 綠能建築規範的建築,包括牆壁油漆或是透過空氣清淨機等,儘量做到永續性使用的建材,即使是內部的傢俱,也做到可以任意組合、移動,不用爲了利用空間,打掉牆壁再重新建設與設計。

而在網路應用上面,Google 針對資料中心的建設,第一個的考量就是散熱,但是有別於其他品牌廠的資料中心,還要額外使用像是冷氣水冷的方式來降溫,Google 認爲這樣的方式,反而不環保,因此包括臺灣彰化的資料中心在內,機器設計的基本要求,全都是讓在很高的溫度下,還能運轉,同時因應當地天氣變化,利用像是雨水,倒入資料中心的冷房中,進行降溫。

在生物能源發動上,Google 總部也會鼓勵員工使用充電車減少碳排放,並針對員工上下班提供 G Bike、G Bus 等交通車,在 Google 山景城總部預估至少 4,000 臺車資,同時降低碳排放量的可能;此外,針對碳補償的方面,Google 還在美國設立的牧場,養了一堆牛,同時把動物的糞便肥料,儘量用別的方式補償回去。

整體來說,Google 在綠能源解決方案當中,其實規劃上算是完善,而在臺灣只能從硬體建設跟軟體設計上去投入相關應用,針對再生能源建置上,仍在童蒙之初,需要多做努力。